给孩子买买买,小心这些智商税!“黑名单”为你整理好了
我们都愿意为孩子花钱,让他们用上更好的、穿上更好的、玩上更好的,觉得这是值得的。然而,如果把钱花在不必要的智商税产品上,甚至是那些有安全隐患的产品上,那就非常不值得了。关于婴童用品、儿童玩具的智商税产品以及有安全隐患的黑名单,我已经分享过多次,现在再次整理更新,分享给大家。
首先,以下是一些没用且存在重大风险的产品,我们统统不要购买,因为它们可能危害孩子的安全:
1. 潜在安全隐患的睡袋:2021年1月,加拿大卫生部宣布召回几款婴儿睡袋,涉及品牌包括First Wish、Sam & Jo、Dylan and Abby、Miss Mona Mouse、Harry & Me和Aspen。这些睡袋的领口超过英国相关安全标准,存在窒息风险。选择睡袋时,应确保领口大小合适、没有帽子,睡袋上没有较长的绑带、系绳,不包含裤腿(分腿),背部有较硬的接缝,袖口领口可通过按扣、纽扣系紧。
2. 可升降床栏的婴儿床:部分婴儿床的一侧床栏可升降,但这类婴儿床有潜在危险,不要购买。可升降的床栏一旦坠落,可能导致宝宝窒息。在2000-2011年期间,至少有32名婴儿因使用该类婴儿床而死亡。
3. 倾斜度大于10度的婴儿摇床:孩子躺在这类婴儿摇床里,更容易侧身、翻至伏趴、头往前坠,从而增加窒息意外的风险。不论有没有系安全绑带,这类婴儿摇床都十分危险,不要购买、不要使用。
4. 床围:使用床围会增加婴儿睡眠意外死亡的风险。在2006-2012年期间,有23名婴幼儿因使用床围导致窒息而死亡。床围的初衷是防止宝宝的头或四肢被床栏卡住,而不是防撞。为了宝宝的安全,建议选购床栏间隙为50-95毫米的婴儿床。
5. 婴儿枕头、头型枕、侧睡睡姿定型枕等:周岁内婴儿床上的各类枕头,包括各种为了睡头型、保持侧睡固定睡姿的枕头、靠枕,都可能增加睡眠意外风险。宝宝床上只有穿着睡袋的宝宝,仰卧位睡,是最安全的。
6. 婴儿学步车:婴儿学步车不帮助孩子学走路,反而妨碍孩子学走路。此外,婴儿学步车还有翻倒、坠落等意外伤害风险。更多内容可以参考之前的科普文章。
7. 游泳脖圈:婴儿套脖圈游泳不会让孩子更聪明,也没有其他被验证的健康收益,但使用脖圈游泳可能损伤婴儿颈椎,还可能带来致命的风险。不建议给婴儿购买脖圈,套着游泳。
8. 小口径水壶:出水口材质硬,口径较小但能伸进舌头的水壶,孩子在喝水过程中把舌头伸进去,一旦卡住就很受罪,甚至很危险。孩子喝水过程被水壶出水口卡住舌头的报道,国内外都有。
9. 磁力珠、巴克球:磁力珠、巴克球本质都是带有磁性的小珠子。孩子误吞两颗或两颗以上磁力珠,磁力珠会在消化道内相互吸引和吸附,对肠壁造成压力和损伤,严重者可出现肠穿孔,甚至带来致命风险。
10. 海洋宝宝、海精灵:海洋宝宝、海精灵是一种米粒大的小珠子,把它们泡水里会膨胀变大。孩子误吞海洋宝宝,则可能发生肠梗阻等严重后果。与之相关的事故报道也不少。孩子误吞海洋宝宝还可能将其塞进鼻腔,膨胀堵住鼻腔,需要去医院找耳鼻喉科医生取异物。
11. 氢气球:氢气球易爆易燃,一旦遇到高温、明火或挤压,就可能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劣质廉价的氢气球一定不可以给孩子碰。如果为了装点节日气氛或特殊庆祝活动,可以从正规商店购买充了氦气的气球。
12. 弹射类玩具:各种可以发射、较远距离击中目标的玩具,比如有“子弹”的玩具枪、水弹枪、弹弓、飞镖、牙签弩等,都有一定潜在的误伤风险,尤其是击中眼睛等特殊部位。各种弹射类玩具的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对于弹射类玩具,要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不要让孩子拿这些玩具射击他人,也尽量不要参与缺乏安全保障的射击类游戏。
13. 其他有安全隐患的玩具:含硼砂的水晶泥、激光笔等也都可能对孩子健康和安全带来隐患。作为家长,除了平时关注时事,及时避坑上面提及的各类危险玩具,就算孩子再喜欢,也不要购买。
此外,以下产品没用,纯属浪费钱,我们也不要购买,因为它们会花冤枉钱:
1. “提高免疫力”、“提高智力”等声称能治病的各类保健品或食品,基本都是智商税。食品就是食品,补充剂就是补充剂,永远替代不了健康均衡的饮食,也永远替代不了药品。而有的疾病、有的能力或特性,并不可能通过吃点什么东西,就能改善。
2. 各类儿童“特供”食品,如儿童酱油、儿童方便面、儿童榨菜、儿童牛奶等。孩子不需要特殊的“儿童”食品,家长没有必要为了“儿童”这两个字而付更多钱。周岁以后,大人能吃的健康食品,大人遵守的健康饮食原则(如少盐、少糖),孩子也一样。只是窒息高风险食物,如整粒坚果、整粒葡萄、带骨头的肉、坚硬的水果块蔬菜块等,3-5岁内要额外小心。
3. “能治病”、“促进生长”的各类贴,如肚脐贴、退热贴、生长贴等。
4. 各类声称让孩子贴了就能“治病”、“促生长”的贴,都属于这类。
5. 各类“黑科技”防蚊产品,如驱蚊手环、维生素B1驱蚊、超声波驱蚊手环、紫外线灭蚊灯等。夏季热门驱蚊网红产品,但这些产品的驱蚊效果并没有被科学验证。对于两个月以下的宝宝,防蚊只能靠蚊帐、扇子。对于大一些的婴幼儿,可以使用有效成分是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一般10-30%浓度就可以了,不是浓度越高越好。
以上便是婴童用品、儿童玩具的黑名单产品和智商税产品的汇总。我们爱孩子,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也愿意为孩子花钱。但钱要花在刀刃上,那些没用还可能伤害孩子的东西,我们自己不要购买,也不要送给他人。
这篇分享结束,孩子的安全问题值得每一位家长关注,请把这篇科普分享给更多人看到,让更多孩子得到保护。平时有碎片时间,也欢迎多多阅读我的科普文章,储备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