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机器人数量日益飙升的大环境下,在英国为何却下跌了
机器人观察员,本人是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从业者。我专门去查了这段话的来源。
国内来源:可能是ofweek的新闻,国际来源是英国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bara),这个协会在几年前被ppma收购了,ppma是做什么的呢?ppma是工业与包装协会。
这是一个什么组织呢?相当于一个项目平台,咨询平台一样的存在。有大量的集成商和机器人公司作为会员。对于企业来说,你需要自动化改造服务,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办,可以到这个平台质询。然后给你对接。(是不是感觉很高大上!)
我上面的解释或许看着高端一点。其实更为贴切的解释是这样的。
熟悉国内工业市场的都知道,工业企业都要参加各种展会去宣传产品。
你说的是对的,这个ppma和bara就是属于协会性质的展会主办方。跟中国的机械行业协会(主板中国机器人展),机床行业协会(主办机床展),上海东浩兰生(工博会主办)是一个性质。
不熟悉的朋友觉得这不就是一个虚名的协会吗?
你家没参加过展会,你不知道什么叫钱如大水淌一般的挣钱。
好,上面说完了,这个机构的来历,来说一下这个数据。这个数据我仔细地找了一下,没有找到原处(理论上我科学上网的能力还是不错的)。
那么单独的从这个数据来看,说如果不包括汽车市场,机器人应用量是859台。17年是998台。万人均机器人数量42台。
前面两个数据基本是准确的,2015年英国机器人全年销量1645台(IFR数据)。对于英国万人均42台机器人销量。可能存在两方面情况,(1)BARA发布的数据是非汽车行业的万人均。(2)BARA错了。按照字面理解是非汽车行业的万人均。
事实上英国机器人人均在2016年是71台/万人。
对于2017年,2018年具体数据,待我查询后补充。这也就是说,英国机器人的万人拥有量是不低的。至少在2016年,我们国家的机器人万人拥有量已经才是68台/万人。
解释一下工业机器人万人拥有量的概念工业机器人万人拥有量,直面的意思是:每一万个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这反映的是工业自动化程度的高低。
但是这个是数据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的。事实上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汽车,3c电子这两大行业,这两大行业占据了全球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70%以上的份额。
2015-2017年工业机器人各行业销量。
这个也能够进步一解释为什么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高的国家都是下面的这几个国家。
IFR统计数据(2018年),比较高的韩国,新加坡,德国,日本,瑞典,丹麦,美国,台湾省(中国),意大利等地区。
韩国发达的电子行业,新加坡电子行业,德国汽车行业,日本(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发达的国家),瑞典(ABB机器人大本营),丹麦(UR机器人大本营),美国汽车,3c产业发达区域,台湾省电子产业极度发达。意大利汽车产业(菲亚特,柯马机器人的母公司)。
了解以上的所有数据之后,我们回过头来说,英国为什么机器人密度低,为什么使用量少?
1、英国汽车产业不发达。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水平其实较为发达,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制造业产业链革命中。英国将低端制造业以及生产制造外放转移(当然这个策略后来被德国证明是不正确的)。
2、英国3c产业,更是鲜有耳闻。这两个产业对机器人的依赖程度非常的高。尤其是汽车产业。全球前20年,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都是围绕汽车产业在发展。
3、英国工业策略的失误。
作为欧洲制造,乃至全球制造的领军典范,德国垄断了欧洲制造的自动化及所有上游领域应用。
我们耳熟能详的,四门子,博士,蔡司,梅赛德斯,宝马,舍弗勒集团 Schaeffler,蒂森克虏伯集团,大陆集团,个个都是全球顶尖级存在。你可以考虑一下,英国工业如何能够在这种包围中突围?
归根结底:英国的工业行业,并没有当下工业机器人主流应用的领域。或者说可以上量的领域。对于文章中说:英国集成商实力较弱,观察员是不认同的,事实上集成商的实力,是会在发现细分市场的时候,能够迸发出来的。毕竟给钱的活,能干不能干都要试一试。
那么英国是怎么赚钱的呢?显然英国不是一无是处的。作为全球曾经的通用货币之一:英镑。英国金融行业是非常发达的。
此外,英国的医药行业同样非常发达。(这个就不是观察员能够讨论的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