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试作弊的诱因及解决方案
本人不是专业研究教育的人士,但作为一个过来人,对自己的中学经历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
作弊的诱因:
1.虚荣心理,由于自己的功课做得不够,怕考不好,而自己面子上过不去,所以要作弊,保证所有的考试都有高的分数,即使自己知道是假的,也没关系。
2.恐惧心理,家长的期待很高,而自己的学习不理想,害怕父母责怪,所以要作弊,蒙混过关。
3.利益驱使,升学考试和会考、高考这样的关系到学生重大利益的考试,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觉得作弊能得更高的分,冒险也是值得的,所以作弊。这类在重大考试会作弊的学生,多半是在平时的考试和测验都会作弊的。作弊容易成为一种习惯。
4.被动作弊,有的学生是为了帮助自己的好朋友而协助作弊,是一种过度的“义气”行为,这类学生一般自己能自律,而且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但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会做出这种“助纣为虐”的行为,甚至导致自己也发展成作弊。
解决方案:
1.明晰学习的目的,老师应该多在平时的教育中让学生树立考试只是为了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概念,为了准确检测应该保持考试的真实性,不要作弊。
2.解决后顾之忧,老师要多跟学生家长沟通,确保家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孩子的成绩,不要跟孩子太大的考分压力,逼迫孩子铤而走险。
3.强抓考试纪律,考试加大监督力度,抓住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要姑息迁就,按照校纪校规严格执行处罚,形成约束。
4.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开展班会时,让学生讨论诚信、责任等问题,让学生形成诚信意识,从根本上去除作弊想法。
5.弱化成绩排名观念,一般不需要列成绩排名的考试,尽量不要排名,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知道成绩的好坏,过度强调排名观念,会让学生形成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作弊。【潜意识飞翔】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