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关于“八小时工作制”的小故事
1840年的“八小时工作之父”
30岁的塞缪尔·帕内尔抵达新西兰佩托内,商人为他提供了工作机会。帕内尔回应条件:一天工作8小时。他主张每天24小时分为8小时工作、8小时睡眠和8小时娱乐。这源于他年轻时听闻的英国纺织品制造商罗伯特·欧文的主张,即每天工作10小时,进一步提升为8小时劳动、8小时娱乐、8小时休息。当时伦敦木匠的劳动时间每天长达12-14小时,高强度的劳动让帕内尔痛苦不堪。他成为欧文“八小时工作制”的支持者,最终成功说服雇主接受这一条件。帕内尔后来开始争取其他工人的支持,每位新移民都会被告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40年10月召开的工人会议达成共识,所有工人只能从上午8点工作至下午5点,违者将被驱逐。工人们还在1881年举行罢工,以抵制雇主增加工作时长的企图。1885年,一位新移民表示每天只工作8小时的制度一直持续至今。帕内尔将“八小时工作制”变为现实,尽管这仅限于逼迫雇主做出让步,还未形成国家层面的法律条文。进入1880年代,新西兰劳动者开始要求政府将“八小时工作制”合法化。1890年10月,新西兰举行劳动节游行,帕内尔被视为偶像与领袖。1930年,帕内尔去世,数千人参加葬礼,致敬“八小时工作之父”。
1930年的“凯恩斯预言”
约翰·凯恩斯在1930年撰写文章《我们孙辈的经济问题》,预测100年后进步国家的生活水平将比现在高4-8倍。他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主要取决于重大技术革新和有效资本积累。在过去4000多年,由于缺乏这两项因素,人类社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直到16世纪,资本积累和复利投资进入“伟大时代”,科学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物质生活飞跃式的发展。现在,欧洲和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之前提高了近4倍,资本增量规模已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百倍。他预计,人类社会将在2030年前后进入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3小时的时代。但凯恩斯的预言在闲暇的预测上完全错误。在距离2030年仅剩不到10年的时间里,闲暇并未泛滥成灾,反而成为越来越稀缺的东西。至今,关于凯恩斯预测闲暇的错误原因众说纷纭,但唯一确定的是,塞缪尔·帕内尔一百八十年前的努力永不过时。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