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偷”了别人家的东西,怎么办
古代训讲:小时候偷针,大了偷金。所以大人都从小严加管教,怕长大成人后,一发不可收拾,中国所有的教育都是谨慎教育,怕长大后走歪门邪道,丢人现眼。家门不幸,代代相传导致教育孩子也是以成人的角度看问题。其实更应该全面认识这些问题
首先,你们不要把这个定义为“偷”,她还没有所有权概念,更没有偷的概念,所以,你们如果告诉她,不能偷东西,她根本听不懂。
你们应该告诉她,想得到什么不是已经明确给她的东西,应该先询问大人,想要什么,也应该先向大人提出要求,而不是自己去拿。
同时,你们在给她东西的时候,也要有意识的告诉她,这个东西给你了,你可以用,那个没给你,你想要,不可以直接拿,要向大人提出要求。
在儿童教育学中,这是很重要的一课,名字叫“如何正确地得到一样东西”。等她那天来主动问“我可以再吃一个冰淇淋么?”或者,“我可以再看一会儿电视么?”的时候,说明她学会了。
记得千万别定义这是偷,这只是小孩子主观能动性太强的关系-------她认为她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就不必要来麻烦你们大人了,再说,经验证明,你们很可能不同意她的要求。
反省一下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照顾者是不是也表现出了类似的倾向?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小觑。
【引起大人的注意。】
(小孩子如果这么做也多半出于无意识,千万不要揪着让她承认这个原因。青春期偷窃更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是这种可能性,我不确定具体该怎样处理。
基本思想是平时多关心孩子,但是不因为其偷窃行为而给予过多的关注。——不要让孩子感到“只要偷,就能得到注意;只有偷,才能得到注意。”
【“偷”的不是东西,而是某种“象征”。】
认识的一个算得上是“品学兼优”的姑娘大约十年前(当时大约9岁)拿过姐姐的一个项链。因为姐姐的项链是一个漂亮阿姨送的,她觉得项链代表着那个阿姨的“喜欢”……后来侥幸地没被发现,后来姑娘也没太大问题……
这个可能性非常非常非常小啦。要怎么处理?我完全完全完全不知道。。。
关于“如何教育”,我想非常郑重非常严肃地提出这一点:别打孩子,说服教育为主。
能够打动孩子,说服孩子的,实际上是你对待她的态度,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这些,比话语的内容更重要。你在乎孩子的感受和愿望,孩子就会在乎你的感受和愿望。通情,才能达理。
——以上引用自答案:我们应该严厉教育孩子吗?
如果大人询问孩子“有没有拿别人的东西”的时候,表情和语气类似于问“你更喜欢黄色还是红色”,那么孩子撒谎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表情和语气都非常凝重严肃,那孩子撒谎也多半是被大人给吓的!
另外,对于“既定的错误”(已经被发现的两次偷窃),也不要表现得那么严重。家长表现越过激,不管孩子一时半会儿地是不是会远离这种行为,心里很可能是更加好奇的(不是对别人的东西好奇,而是对偷窃行为好奇)。
告诉她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警告她什么是错的。
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也会出问题,习惯成自然,危害无穷,及时提醒修正才是真正解决思路。
“在教育她的时候,她的表现是胡顾左右而言它,感觉未摆正态度。”
——通过这个描述,我总觉得孩子有一些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没有表达,也许是关于自身物质需求的,也许是关于其他别的什么事情的……
个人认为,当务之急是让孩子说出真实的想法(要让她感到有这些想法、表达这些想法都不是错误,都不会受到惩罚和指责,方法就是耐心温和关爱),弄明白孩子怎么想的,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后面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