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故事集专家点评
英国诗人乔叟在1381年被国王理查二世录用,创作了《坎特伯雷故事集》,这本小说传名后世,描绘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乔叟以一群从伦敦去坎特伯雷朝圣的香客,在路上为了解闷而轮流讲故事的方式,写了28个短篇故事。作品前有总序,有声有色地介绍了众香客的社会地位、外貌特征和他们的举止、个性。通过对骑士、侍从、地主、自耕农、贫农、僧侣、尼姑、商人、海员、大学生、手工业者等人物的描绘和刻画,真实地展示了14世纪英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不仅是一个故事集,而且是一个艺术整体。书中包括了传奇(其中有爱情、魔术、骑士探险等故事)、虔诚和道德教育故事、喜剧或滑稽故事、动物寓言等众多故事类型。乔叟高超的写作才能,他熟悉中世纪欧洲文学所有的类型,能够运用每一种文学类型的技巧来写出优秀的作品。他的艺术风格的特点是幽默和讽刺,认为“真诚是人所能够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叟热爱生活,热爱人,有着丰富的人性和幽默,能够更为尖锐又宽大地洞察人性的弱点。
乔叟虽然是个宫廷诗人,他的生活经验却是多方面的。他熟悉了14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人物,通过出访国外的经历,他也了解当时的欧洲社会。他对英国社会不同阶层人物的语言,都能运用自如。他处理的题材面很广,对不同的题材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写作技巧和手法也是各式各样的。他的视野广阔,观察深刻,忠实自然,忠于生活,很好地写出了人的普遍的、共同的特点。
乔叟的艺术风格的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认为“真诚是人所能够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叟热爱生活,热爱人,有着丰富的人性和幽默,能够更为尖锐又宽大地洞察人性的弱点。他虽然也善于嘲笑和讽刺人们的缺点和错误,但他对所有的人和事都抱着同情和宽容的态度。乔叟是一位严肃的诗人,也有着无与伦比的说故事的天才。一方面给读者提供极大的乐趣,另一方面仍对读者进行教育,希望读者成为更理智、更善良的人。他不直接对读者进行说教,而是寓教导于娱乐之中,用幽默和讽刺来替代鞭挞和谴责。他的作品语言生动,在人物刻画上既注意外貌特征,又注意深刻细腻地展示内心世界。
乔叟把属于中古英语的东中部方言(伦敦方言)提高成为英国的文学语言,他精通法语和意大利语,善于继承和吸收法国诗人和意大利诗人的诗歌技巧,并且运用这些技巧来丰富和提高英国诗歌的表达能力。在英国文学史上,他是第一个使用十音节“双韵体”的诗人,这个诗体后来在他首创下,演化成了“英雄双韵体”,《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不少故事就是用这种诗体写成的。“英雄双韵体”为以后的英国诗人所广泛采用。他也因此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扩展资料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叙述朝圣者一行30人会聚在泰巴旅店,这些朝圣者有骑士、僧尼、商人、手工艺者、医生、律师、学者、农夫、家庭主妇等当时英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他们准备前往坎特伯雷去朝拜圣托马斯。店主爱热闹,自告奋勇为他们担任向导,并提议在往返圣地的途中每人来回讲两个故事,以解旅途中的寂寥,并由店主做裁判,选出讲故事最好的人,回到旅店后大家合起来请他吃饭。众人接受了店主的建议,于是次日一同踏上朝圣之途,并开始讲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