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如何影响英国人的性格呀
从天气看英国人的性格
--------------------------------------------------------------------------------
对英国人的性格,拉尔夫·沃尔多·伊默森这样解释道:“出生在粗糙和潮湿的气候里,使得英国人总是待在屋里。家庭生活是使国家发展和扩充的主线;而工业和贸易的发展结果则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家里的独立和隐私。”早在200年前,约翰逊博士就曾说到两个英国人见面时,开场白总会是天气。而到今天,还是如此。而普通的英国大众对电视里天气预报的迷恋程度则更是令人忍俊不禁。根据布莱克·尼尔的分析调查,天气预报是英国的电视节目中,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个,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几个毫无魅力的主持人,穿着毫无吸引力的服装,说着毫无特色的话语,却吸引了高达800万观众的眼球。由此,天气对英国人生活的影响便可窥见一斑。
英国人爱谈论天气,见面时常以谈论天气来代替通常的问候。他们可能会说:“今天天气不错。”“是啊,天气不错。”如果我们想要和一个英国人交谈,而又不知从何谈起时,就可以从谈论天气开始。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可能跟英国的气候有关。英国的气候常常难以预测,变幻无常。早晨还是晴空万里,说不定中午就会大雨倾盆。因此,如果有人看到在晴朗的早晨,一个英国人离开家时,手里拿着一把伞,也就不足为怪了。
比如,在威尔士或苏格兰的山地不幸偶遇凄风苦雨的肆虐,那海风毫不留情,不是卷翻绅士的长伞,就是撩起淑女的衣裙,使得那些体面人士不意间斯文扫地的事也常有发生。此时,只有那些久经风雨的老太太们仍会表现得处变不惊,恬静淡定,裹起塑料薄膜小帽,紧一把腰带,俨然披挂起盔甲的武士,任凭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然而,当你有一天真正融入并开始了解英国文化时,你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正是这类气候环境才凝练出了英国古典文学中那忧郁哀怨、冷艳清绝之经典美的灵魂。君不见,英国经典小说里的情境,多是这种天气下的“英格兰乡村风光”。在苔丝漏夜出奔的地方,多少年来一直斜雨飘忽。苍茫的旷野,天地一色;远树弥漫,曲径荒幽。芜坡缓处,矗立着灰色的城堡或小教堂,十数间爬着乱藤印满苔痕的瓦顶石屋木房,疏落散布。以深、灰为主的色调,再配以一年四季大都绿得赏心悦目的草地和庄园里鲜活的湖泊、天鹅和野鸭,这不正是经典的英国文学审美的基调和背景吗?
冬季有圣诞节和新年假期,天气虽灰暗了些,但遮不住浓烈的节日圣季气氛给人们带来喜庆的愉悦。赶早回家的人们,点燃了壁炉,闲装舒履;望着蓝色的火苗,一杯殷红的葡萄酒在手,或与亲朋挚友围炉夜话,从光荣革命到伊拉克战争,从劳伦斯到贝克汉姆,那是一种“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潇洒;或独倚摇椅翻读闲书,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那是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超然。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