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机场航厦及航点
墨尔本机场作为澳大利亚的重要门户,其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旅客的出行体验。机场共有四个航厦,分别负责国内和国际航班的运营。在众多航站楼中,每个航厦都承担着特定的角色,并为旅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本文将详细介绍墨尔本机场的航厦布局、设施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墨尔本机场的四个航厦共同拥有56个登机闸口,其中40个用于国内航班,16个用于国际航班。南面的货运停机坪则拥有六个停机坪,专供货运飞机停泊。2005年7月起,各航厦进行了名称更替,澳大利亚航空国内航厦被命名为一号航厦,而国际航厦和北航厦(原称安捷国内航厦)则分别被改称为二号和三号航厦。
位于机场中心区域的第一航厦主要服务于澳大利亚航空及旗下捷星航空和QantasLink。它设有15个登机闸口,所有闸口均配备登机桥。扩建工程在1999年底完成,耗资5000万元,历时2年。澳大利亚航空在该航厦内设有Qantas Club、Business Class、Chairmans等三间贵宾室。第一航厦离境层位于上层,抵达层则在地面。
第二航厦是机场处理所有国际航班的主要场所(除捷星航空经达尔文往新加坡的航班外)。该航厦拥有16个登机闸口,其中11个连接登机桥,而闸口12至16则没有与登机桥相连。国泰航空、马来西亚航空、澳大利亚航空(设有两个贵宾室供头等及商务舱旅客使用)、新加坡航空、新西兰航空、联合航空和阿联酋航空均在此设有贵宾室。2007年,第二航厦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总投资达3亿元。扩建包括增加零售设施和贵宾室、兴建一个卫星航厦、提升行李处理能力、重新设计海关及安全检查区域等工程。新建的卫星航厦设有落地玻璃,可俯瞰南北跑道,还建有三条双层登机桥,能够处理一架空中客车A380客机或两架较小的客机。两条新的行李输送带增加了行李处理能力,以应对A380客机带来的客流量增长。所有扩建工程于2007年11月启动,预计于2012年完成。
第三航厦原称“安捷航空航厦”,现由墨尔本机场拥有,专供维珍蓝航空及区域快线使用。该航厦共有19个登机闸口,其中11个连接登机桥。安捷航空在1989年扩建该航厦,并于1991年完成。此后,安捷的区域性航空Kendell航空迁入第三航厦。航厦最初由安捷航空及其国内航班独自使用,直到安捷在2001年破产。随后,墨尔本机场购入第三航厦,进行翻新,并于维珍蓝航空迁入后投入使用。维珍蓝和区域快线也在第三航厦设有贵宾室。
第四航厦曾被称为“Domestic Express”或南航厦,是澳大利亚各主要机场首个廉价航空航厦。该航厦原本供维珍蓝航空和Impulse Airlines使用,安捷航空破产后,维珍蓝迁入第三航厦。2007年6月,墨尔本机场参照新加坡樟宜机场和吉隆坡国际机场的廉价航厦模式,斥资500万元对第四航厦进行翻新。该航厦不设登机桥,设施和零售空间较小,与墨尔本机场其他主要航厦互不相连。澳大利亚老虎航空自启航后,一直独自使用第四航厦。捷星航空正与墨尔本机场商讨扩建计划,以容纳未来国内廉价航空公司的增长,包括提升处理老虎航空和捷星航班的设施,项目费用预计高达数亿,耗时约五年完成。
扩展资料
墨尔本机场(英文:Melbourne Airport,IATA代码:MEL, ICAO代码:YMML)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的主要民航机场,也是澳大利亚第二繁忙的机场,距离墨尔本商业中心区有23公里(14英里),邻近墨尔本近郊Tullamarine。墨尔本机场于1970年启用并取代附近的艾森顿机场(Essendon Airport),成为墨尔本大都会区四个机场中唯一的国际机场。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