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定语后置与状语后置求解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6
先看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的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定语后置的主要类型有: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3、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4、中心词+之+后置

先看定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的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定语后置的主要类型有: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3、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5、中心词+数量词。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定语"可使报秦"放在了宾语"人"之后;又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中,定语"铿然有声" 放在了宾语"石"之后;又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张溥《五人墓碑记》)中,定语"能不易其志"放在了宾语"缙绅"之后;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中,定语"利"和"强",分别置于宾语"爪牙"和"筋骨"之后。再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中,数量词定语"一双"置于了中心词"玉斗"之后。

看其是否为定语后置,可依据语法分析和其特殊标志(按类型特点)进行分析辨别。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现象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再看状语后置(也称为介词结构后置)。

在文言文中,状语后置是将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当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它提到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

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于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中,两个"于蓝"在翻译时,要分别放在动词谓语"取"和"青"的前面作状语。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中,"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6/2/124596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