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士兵们是怎么被分配国籍的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6
1. 苏联解体后,士兵的国籍分配采取了两种主要方式:依据士兵的原籍地或其所属的军事驻地。当时士兵们似乎有权选择自己的去向。2. 1985年,苏联军队规模达到550万人。到了1990年,尽管苏联开始缩减军事力量,但仍维持着约400万人的军队规模。3.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作为苏联最

1. 苏联解体后,士兵的国籍分配采取了两种主要方式:依据士兵的原籍地或其所属的军事驻地。当时士兵们似乎有权选择自己的去向。

2. 1985年,苏联军队规模达到550万人。到了1990年,尽管苏联开始缩减军事力量,但仍维持着约400万人的军队规模。

3.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作为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俄罗斯接收了境内的170万苏联部队,以及数十万的海外兵团,这些海外兵团也返回俄罗斯境内。

4. 总体而言,苏联解体后,非本国籍的驻军士兵大多返回了自己的国家,很少有留在当地继续作为该国士兵服役的情况。尽管如此,一些士兵在返回自己的国家后,仍然选择继续服兵役。经过几年的调整,士兵们基本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5. 当分配苏联的军事装备时,原则上是按照驻地划分。建立在某个共和国境内的军事基地,连同其内的所有武器装备,都由该国获得。因此,许多加盟共和国都拥有了大量的苏制火炮、战车和飞机。但大部分装备还是由俄罗斯继承。

6.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约80%的常规武器,包括北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这些舰队基本上都归俄罗斯所有。黑海舰队则由乌克兰和俄罗斯共同瓜分。

7. 核武器的继承则有所不同,除了俄罗斯外,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这些境内有核基地的加盟共和国,都自愿放弃了核武器。

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许多高素质的士兵选择加入俄军服役,为了在俄军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和报酬,许多士兵选择留了下来。同时,大部分武器也由俄罗斯继承。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6/2/124091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