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流大学那些学术水平一般的学科
在评估一流大学中学术水平一般的学科时,我们应认识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正常的。通常,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发展水平可以通过博硕学位授权点、国家级特色优势学科的数量、学科评估等级、重点一级学科的数量以及学科在ESI中的排名等方面来综合评估。
大多数高校在学科门类和专业数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学科门类在十个左右,专业数量至少达到五十个。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很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努力申报一些开设成本较低的文科性专业,以此来增加招生生源计划。这些新申报的文科性专业多为通设常见专业,众多高校都会开设。
因此,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体系结构和发展力量必须以评估特色优势学科为主,其他普通学科门类不能作为参考。即使是国家双一流高校,为了保证招生计划和在校生源人数,也必须开设一些通设普通专业。这类通设专业的学科发展优势并不明显,专业发展水平一般,作为一般专业“附衬”式呈现,以保证招生专业和办学规模。
举个例子,清华大学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学科科研力量和水平最为强大。它共有20个学院,58个系别,81个本科专业,涵盖12大学科门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2个,二级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硕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授权的博士硕士学位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1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从学科授权来看,一级学科博硕学位授权点特别多,学科建设体系结构完整,学科发展和建设力量强大。
衡量一所高校的学科建设力量和学术发展力量时,应综合理性地对照参考,而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数据统计。需要考虑学校的师资力量配备、科研实验室设备、在校生人数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每所高校的发展特色和办学性质不同,专业发展的偏重点也有差异,因此评判特色专业和办学性质相关联的主要表明办学发展性质的专业综合发展实力和综合排名,这才是最为重要的评估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