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课堂上什么可以做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6
我们经常耳闻美国课堂上不拘礼节的现象。比如美国教授着装休闲,只叫学生的名字而把姓省略掉。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连举手都不用。此外,在许多学校,学生可以一边听课一边喝咖啡、茶、果汁等饮料。美国学生有时和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争论,建议老师在某些方面

我们经常耳闻美国课堂上不拘礼节的现象。

比如美国教授着装休闲,只叫学生的名字而把姓省略掉。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连举手都不用。

此外,在许多学校,学生可以一边听课一边喝咖啡、茶、果汁等饮料。

美国学生有时和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争论,建议老师在某些方面做出改进,甚至批判老师的观点。

相比之下,在中国,师生关系相当正式。

学生直呼老师的名字是不可能的,要称呼老师为“某某教授”或“某某老师”。

在课堂上我们也很少挑战老师的观点。

从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我们要坐姿端正,要遵守纪律。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灌输。有的学生可能非常善于记笔记,但总的来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够主动。

同样,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截然不同。

美国学生往往学习他们认为有用、有意思的东西,而中国学生更多地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在课堂上,美国老师还希望学生百分之百地投入,就是说学生要看着老师,和老师有眼神的交流。

眼神交流在美国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认为这既是对老师的尊重,也表示学生在认真听讲。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眼睛都是让人着迷的话题。

莎士比亚曾说过:“你对我说,我的眼中暗藏杀机。”鲍勃·迪伦也有类似的话:“那个夜晚,你的眼睛说的话比你的嘴说得还要多。”由此可见,在西方文化中,眼神交流是及其重要的。

如果你和美国人说话的时候不看着对方,很有可能他们会以为你看不起人,缺少自信心,甚至可能是在撒谎。

然而在中国文化里,我们并不习惯直视对方。

这在中国文化里是一种“无礼”的行为,通常会让人不舒服,造成尴尬甚至误解,尤其当对方为异性时。

在课堂上,我们不是不尊敬老师,也不是没有听讲,只是我们不一定非得时时刻刻盯着老师。

这是部分中西方课堂上的区别,我认为这些区别主要还是由于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6/2/123795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