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语的特点
朝鲜语 (韩国称为韩国语),是一种通行于朝鲜半岛及的语言。
朝鲜语的文字,由朝鲜王朝第4代国王于1443年下令创制成功,1446年正式颁布使用。此文字当时被称为“训民正音”。19世纪末朝鲜为王国升级为大韩帝国,此文字被称为“韩文”。二战后,朝鲜称为“朝鲜文”,韩国称为“韩文”。朝鲜在19世纪前以汉字为书写文字。15世纪李氏朝鲜世宗国王遣人完成《训民正音》,创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朝鲜文。二战结束,朝鲜半岛分裂后,朝鲜彻底废除汉字在朝鲜文字中的使用,朝鲜语全部采用朝鲜文字母拼写。韩国也一度废除汉字,但由于拼音文字所产生的诸多不便,后又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韩国的语言中是朝鲜语固有词,还有10%是英语的变音,剩下的则是其他语言的变音,在韩国语与朝鲜语略有不同。因为战后朝鲜半岛南北长期分裂,使得北南语言也出现略微差异。 从广义上来说,“朝鲜语”和“韩国语”指的是同一门语言。狭义上来说,“朝鲜语”特指朝鲜方面惯用的表达方式,“韩国语”特指韩国方面惯用的表达方式。“朝鲜语”和“韩国语”在语调有区别,但是字母排列顺序、子音字母数目上完全相同。现代电脑中出现的“朝鲜语”输入法就是“韩语”输入法。
在1392年之前,朝鲜语称为“高丽语”,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之后,该语言称做“朝鲜语”。
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之后,该语言称为“韩文( 한글 hangeul)”。二战后,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称之为“朝鲜语”,而朝鲜半岛南部的韩国称之为“韩国语”或“韩语”。“朝鲜语”与“韩国语”在语调、字母排列、子音字母、词汇、组词方式上均有较大的差异。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把广泛使用的现代首尔话当作标准韩国语,而朝鲜社会科学院语学研究所从1966年起把以平壤话为中心制定的“文化语”当作标准朝鲜语。
我国正式称呼以“朝鲜语”作为这种语言的名称。在其他民间领域,“朝鲜语”与“韩文”均可使用。如MS Windows系统既有“朝鲜语”这个语言包,又有“韩文”这种输入法。虽然中国大陆公立大学的外语专业里面也基本上都以“朝鲜语”作为正式称呼,但大部分冠以“朝鲜语”的专业,所用教材以及所教授内容却是以首尔“韩语”为标准。以大陆外语专业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朝鲜语系为例,其“基础朝(鲜)语”系列课程所用教材是《标准韩国语》系列;其“朝(鲜)语阅读”系列课程所用教材是韩国延世大学出版的《韩国语读本》(第4、5、6册);其“经贸朝(鲜)语”课程所用教材是《外贸韩国语》。许多大陆公立大学朝鲜语专业的师生,时常也会以“韩语专业”自称。
虽然由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他们所使用的朝鲜语在词汇、语调等方面的确有所区别,但是其基本结构和基本词汇却是共同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