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变,有余则骄.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5
治乱盛衰是人们对历史长时段考察所得的一种历史意识,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当历史发展到比较成熟,呈现出周期性的变迁时,人们才有可能对它加以分析,梳理出历史演变的脉络。管子首先提出盛衰循环史观,但是这种史观在当时极不成熟。《管子》认为事物是以其对立面为基础

治乱盛衰是人们对历史长时段考察所得的一种历史意识,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当历史发展到比较成熟,呈现出周期性的变迁时,人们才有可能对它加以分析,梳理出历史演变的脉络。管子首先提出盛衰循环史观,但是这种史观在当时极不成熟。《管子》认为事物是以其对立面为基础的,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向相反方向转化,《重令》说:

  “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然而与危亡为邻矣。天道之数,人心之变。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人心之变,有余则骄,骄则缓怠。……此危亡之时也。”

  可以翻译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着自然是称霸、称王的根本。然而,至此也就与危亡接近了。天道的规律和人心的变化就是这样的;就天道的规律说,事物发展到尽头则走向反面,发展到极盛则走向衰落;就人心的变化说,富有了,则产生骄傲,骄傲则松懈怠惰。

  在强调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向对立方向转化的同时,还强调了转化的条件。如果地大而不兼并,人众而不缓怠,国富而不奢,兵强而不侮诸侯,那么地大国富、人众兵强就时正天下之本,而霸王之主,不会走向危亡。《重令》强调对立双方相互转化,是对《周易》、《老子》既以产生“物极必反”思想的一大发展。然而这种盛衰观很难说是对历史长时段考察的结果,它还没有意识到历史治乱盛衰的周期性变迁。

  寓意就是物极必反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5/2/119045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