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内外政策的变迁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大陆约有100万人出国定居,其中不少移居美国。与过去的老华侨相比,这些新移民有自己的特点。研究新移民对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指导今天的工作,把侨史研究引向深入,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被誉为“移民之国”。1924年至1965年,每年合法进入美国的移民有19.1万人。1966年至1981年,每年合法进入美国的移民增至43.5万人。1978年至1980年间,每年大约有54.7万移民合法进入美国,几乎是1965年以前入境移民的三倍。外来移民对美国总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起了重要作用。
1965年移民法被视为美国移民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自1965年以来,西班牙人、东南亚人、中东人和加勒比海移民在移民统计中占主导地位。例如,1979年主要的移民输出国都来自第三世界,说明自1965年以来移民的来源发生了变化。在亚洲,主要的移民输出国为中国(包括香港、台湾、中国大陆)、日本、菲律宾、朝鲜和印度。而中国移民构成了亚洲移民的最大部分。
本文试图探讨1965年移民法对美国华人的直接影响,并运用在英国和美国所接触的资料,说明华人新移民和老移民有什么不同,进而阐述中国新移民对当代美国所起的重要作用。
新移民的人口特征体现在1965年移民法的颁布,对中国移民的人口、地理范围、性别比例以及技术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移民视自己为比较有教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有新思想或鉴赏力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香港至少生活一个时期(他们的父母来自中国大陆的城市地区),一些人出生并在国际性的城市里长大。新移民潮包括来自香港家境特别富有的人。他们远离自己的居住地,并在唐人街进行地产投机活动和开办各种现代化的企业。
新移民的经济特征表现在为美国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扩大了就业范围。新移民进入其他工作领域,例如餐馆业、服装业、杂货店以及做其他生意。许多华人仍从事非技术性的手工职业。新移民通过利用家庭成员组织并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许多新移民通过利用社会代办处、新协会和各种商业雇佣组织得到工作。
新移民的政治特征体现在华裔只是最近才初露锋芒。许多新移民愿意运用美国人的政治方法。新移民和老移民的一个主要不同是,他们组织并利用了各种协会。新移民倾向定居于城市,富有进取心;他们在寻求有关他们新生活的信息方面是勤勉的。许多新移民有知识,参与美国政治过程。新移民领导人寻求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联盟,特别是寻求与具有相同文化背景、遭到同样歧视的其他亚洲人的联盟。
新移民的文化适应体现在早期美国华人习惯于一种复杂结构的社会秩序和家庭制度。当只有少数家庭存在于美国时,当与白人作斗争的任何行为受到控制时,这种价值观念不能完全在美国土壤上重建。新移民通过保持沉默、以尽可能不引人注意的态度在受压迫下幸存下来。但是他们的后代的思想不是僵硬的,他们倾向接受和模仿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信仰。新移民逐渐将保守的、非政治性的社区变为具有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充满活力的城市飞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