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表述的五成分法是什么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4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1、行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其主体是学生,由于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后达成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或结果。2、行为动词,在表述中行为动词应具有可测量、可操作。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对象、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1、行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其主体是学生,由于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后达成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目标应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或结果。
2、行为动词,在表述中行为动词应具有可测量、可操作。
3、行为对象,指的是确定学习行为所涉及的内容。
4、行为条件,也叫行为情境,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的指定学习行为。
5、行为标准,可采用完成行为的时间或准确率来衡量。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合同评审合同评审的原则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