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工作怎么创新
□ 何鲁威 英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幼儿园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身份,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以前,教师是幼儿园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而今教师将幼儿园活动设计的部分权利给了孩子,让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师则只是从中撷取幼儿爱好所指、幼儿发展所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题,生成新的课程,为幼儿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预备教具原是教师的工作,可现在,为了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能动性,我们发动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收集资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和孩子一起整理资料,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自己逐步学到了知识。这种体验、探索式教学打破“教师中心”,让孩子带着问题、悬念采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思考、探索,充分体现对孩子的信任。这种信任建立在对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定位于现有能力之上、力所能及能力之内,能激起孩子探索世界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中充满自信心,热情高涨,自己获得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使家长资源也被充分地挖掘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幼儿园工作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去年,我们开展了“义卖”活动。我们把家长召集起来,共同商讨“义卖”活动方案。家长们踊跃发言,积极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好创意。由于广大家长的积极参与,“义卖”活动非常成功,不仅展现的作品形式多样,而且现场非常热烈。此次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可,提升了幼儿园的美誉度。我们大家都为此而欢呼雀跃。我们非常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工作的创新,甚至是有序开展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后来,我们更加明确了“家园结合”的目的:指导家长配合开展幼儿园的工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便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养成教育做得不是很好。为了保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在学期初召开了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详细介绍了本学期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让家长认识到“只有家长切实参与,才能促使孩子身心和谐地发展”。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宣传栏、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开展了亲子活动等。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明确提出了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宣传栏充分发挥了交流沟通作用。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建立常态的双向沟通渠道,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可以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从而在教育孩子上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