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36到3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内容说明:本节课让学生建立复式统计表产生的过程体会其必要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数据收集,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复制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洋葱学习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情景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爱好。
师:我们班男女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项呢?
引出主题用统计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
1. 选择适当的方式收集数据。根据已知的活动项目,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完成单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2.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观察上面的单词统计并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个统计表统计的活动项目相同。
不同点:统计对象不同,数据不同。
3. 怎么样来整理?
(利用洋葱数学的认识复式统计表,观看视频。学生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
4.跟着视频学习分析数据。
5.小组讨论,创造统计表:学生介绍经验,将女生的表格折去标题和第一行对准位置放在男生的表格下面,将人数栏分别改为男生和女生,将标题改为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6.完成之后根据学生介绍运用课件,逐渐展示新的统计表。
7.根据表格的内容,分析数据。
8.解读信息体验优点。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现场统计: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做助手,统计记录数据。
(2)交流答案:四人小组交流答案。
(3)解读信息:完成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
2.练习八第一题。
(1)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学会有序的阅读复式统计表,进一步体验统计表的结构,体会表中数据所传达的信息。
(2)让学生继续观察统计表,所以说自己还有什么想法,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回顾所学,积累经验。
1.谈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说说作用:到目前为止我们继续学习了,单式统计表又学习了复式统计表,那么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单式统计表?什么时候用复式统计表?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