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高手,影响信贷员发放贷款的限制或风险管理主要有哪些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4
当前,社会上一些人瞅准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不严的漏洞,绞尽脑汁,挖孔心思,通过各种手段骗取信用社的贷款,给信用社造成了较大的资金风险。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经验,那些无良贷款户的伎俩总的而言不过以下四种情形,大家可以依据不同其手段的不同,采取相

当前,社会上一些人瞅准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不严的漏洞,绞尽脑汁,挖孔心思,通过各种手段骗取信用社的贷款,给信用社造成了较大的资金风险。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经验,那些无良贷款户的伎俩总的而言不过以下四种情形,大家可以依据不同其手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化解。伎俩一:狡兔三窟。其主要作法是在信用社的不同分支机构,同时办理数笔贷款,并恶意隐瞒事实真相。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够得逞,一方面是由于信用社自身信贷查询系统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客户征信体系,造成机构之间信息不通,产生管理真空,让贷户有了可趁之机。另一方面是由于少数贷户熟悉信用社的信贷管理制度,在制度允许范围内通过化整为零取得巨额贷款,形成了合规的垒大户。如某县信用联社为防止出现垒大户,限定基层社的贷款审批权为5万元,有些贷户便同时在数个网点办理贷款,取每笔贷款均不突破5万元,形成了事实上的垒大户。伎俩二:偷梁换柱。指一些贷户由于老帐未了,信用社拒绝再次向其发放贷款或实际贷款额未达到理想数字。为满足自身需求,便在信用社信贷人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动其七大姑八大姨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所贷款项统统收归其一人支配使用。这种手法的实质的多人贷款,一人用钱,是一种变相的垒大户,风险极大。伎俩三:上屋抽梯。有些颇有心计的贷款户为骗取信用社的大额贷款,会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其骗取行为。在刚刚与信用社发生借款关系往往数额较小,且每次都能按期还贷,表现得十分守信。如此这般,一步步取得信贷人员的信任。一旦时机成熟,则趁机提出大额贷款要求,而信贷人员此时对其已放松了警惕。当大额贷款到手后,便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伎俩四:金蝉脱壳。采用此种手法骗贷的多为到异地投资的所谓外商。某君自称沿海某公司老板,到内地某山区县投资开发高效观光农业,放言将投资数百万元。当地政府求财心切,党政领导亲率各路人马上门现场办公。一时间,该君报上有名、电视有声,成了当地的知名人物。时隔不久,该君即出现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并搬出当地党政领导一起到信用社要求贷款,一旦贷款到手,便会一夜之间,金蝉脱壳,人间蒸发。此行径实乃借投资之名,行骗贷之实。以上诸多骗贷行为,给信用社造成了巨大的资金风险。信用社基层信贷员一定要擦亮眼睛,对偷梁换柱和上屋抽梯者要提高警惕,为其建立详细的经济档案,充分掌握其经济行动;对金蝉脱壳者的贷款要求要实施有效的抵押或质押,否则坚决不予发放;至于狡兔三窟者,必须借助建立完善的贷户个人征信体系,各分支机构之间做到互通有无,彻底防范垒大户。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4/2/117724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