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税源管理
税源管理是确保纳税人依法及时履行纳税义务的一系列工作的基础,包括对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提供纳税咨询服务、办理税务登记、督促其进行纳税申报等。为了加强税源管理,税务局应围绕“紧盯税源、优化服务、加强管理、以管促收”的工作思路,对税源实行严格管理。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一、结合“完善税源管理体系”,加强税源系统管理
1. 加强税源的事前管理。例如,对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提供纳税咨询服务、办理税务登记、督促其进行纳税申报等。
2. 加强税源的事中管理。通过深入调查,掌握和发现纳税人在税款申纳环节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3. 加强税源的事后管理。对纳税人以前的纳税情况进行查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或进行纳税评估。
二、落实“六项措施”,加强税源综合管理
1. 加强税源管理机制建设。例如,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征管协调机制,以查促征、以查促管。
2. 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按照“革除弊端、发挥优势、明确职责、提高水平”的要求,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
3. 认真落实户籍管理措施。加强税务登记管理、税种登记管理和户籍巡查管理,逐户建立户籍管理档案。
4. 加强税收分析工作。强化对重要经济指标、宏观税负及税收弹性系数的综合分析。
5. 大力推进以票控税措施。从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各种方式和手段上全方位推进以票控税措施。
6. 切实加强日常申报征收管理。对纳税人未按规定时限申报、缴税的,做到及时催办催缴。
三、抓住“三个环节、两个重点”,加强税源重点管理
1. 三个环节即实地核查环节、发票核定环节、企业注销环节。
2. 两个重点即将重点税源户和重点行业。对所辖重点税源户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定期交流机制;结合区域经济特点,确定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管理。
四、落实“五个精细化”,深化税源全面管理
1. 管理责任精细化。坚持税源属地管理,划分区域,责任到人,构建税管员、科(所)长、分管副局长三级税源管理监控体系。
2. 管理对象精细化。按照纳税人的经营规模、经营特点、行业类别、财务管理状况和纳税信用等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3. 管理方法精细化。实行“周巡、月查、季考”的管理办法,税收管理员每周对辖区税源进行巡查,税务所每月对税管员上报的户源情况组织复查,局每季度对各税务所税源管理情况明查暗访进行考核。
4. 管理内容精细化。及时发现和掌握纳税人情况,建立完善税源户籍档案,做到税源管理“十清楚”。
5. 宣传服务精细化。税收管理员送税法上门,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办理其他涉税事宜等进行全程服务,提供纳税辅导。
五、进行“税源分类”,落实税源科学管理
在实行属地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分类管理。根据辖区内纳税户生产经营规模、性质、行业、经营特点、企业存续时间和纳税信用等级等要素以及不同行业和类别企业的特点,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措施。
六、明确管理主体,健全权责体系
1. 要按各自岗位“履好责”。税源管理包括税收分析、税收管理、税收检查与监督等环节,各部门要按各自岗位职责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责任。
2. 要完善考核机制“把好关”。实施税务管理员制度,全面实施税务管理员制度,确保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到位。同时,严格绩效考核,不断提高税源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建设。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加强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