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生中道德行为方面的不良习惯,并制定改正计划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4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言:“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养成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言:“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养成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礼仪、卫生和安全意识。

在班会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对每一条规范进行了深入讲解。学生积极参与,针对自身和班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见解。最终,我总结了以下不良行为习惯:

1. 不文明行为,如打人、骂人、说脏话;

2. 不尊重他人,与人相处不和谐;

3. 违反纪律,行为随意;

4. 自制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处理委屈;

5. 虚伪不诚,缺乏诚信;

6. 缺乏爱心,对他人冷漠;

7. 不团结,欺负弱小;

8. 不能接受批评和建议,背后说人坏话;

9. 面对挫折,缺乏勇气;

10. 不爱护公物,缺乏公德心;

11. 自以为是;

12. 缺乏集体荣誉感,家务事不会做;

13.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14. 偏食挑食,过度依赖零食;

15. 自理能力差,生活无规律;

16. 不负责任,乱扔东西;

17. 不吃早餐,将钱用于购买物品;

18. 上课不专心,做小动作;

19. 对学习缺乏兴趣,作业马虎;

20. 不积极发言,学习被动;

21. 不完成口头作业,如背诵;

22. 不喜欢阅读正统的课外书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重点讨论了文明礼仪教育,认为这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至关重要。

为了改正这些不良习惯,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学校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主渠道,不仅要进行认知教育,还要规范行为训练,并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提高自觉性:通过讲解事实、成功人士经验分享和学生自我体验,强调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改变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2. 树立榜样:教师应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学问上要明白、要通达,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表彰。

3. 制度保障:制定制度,提倡积极行为,抑制不良行为,加强执行文化建设,奖优罚劣。

4. 活动实践: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如校会、班会、文体活动、比赛和调查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培养良好习惯。

5. 强制手段:对于部分问题严重的学生,组织学习相关守则和规范,参与劳动,观看教育影片,撰写心得体会,促使其认识并改正不良行为。

同时,我们强调家庭中的习惯养成教育,提倡环境熏陶,父母以身作则,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社会方面,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优化社会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为学生铺设健康成长的道路。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4/2/117589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