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之天命孔子根据什么提出来的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4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春秋时期,贵族孩子15岁扎起头发入大学,学习《诗》、《书》、《礼》、《乐》等经典知识,孔子“少也贱”,没机会进入贵族学校,开始了自学。三十而立:孔子十八岁,便到季氏家里打工,先任“委吏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春秋时期,贵族孩子15岁扎起头发入大学,学习《诗》、《书》、《礼》、《乐》等经典知识,孔子“少也贱”,没机会进入贵族学校,开始了自学。

三十而立:孔子十八岁,便到季氏家里打工,先任“委吏”,后任“乘田”,32岁“初设教席于阙里”,就是在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开始当“民办教师”,实现了生活自立。

四十而不惑:孔子40岁时便很有学问,对事物的规律认识很深,常常有外国使节到鲁国访问,与他一起探讨学问,连齐景公到鲁国时,也专门拜访孔子。各国贵族遇到不懂的问题,经常向他请教。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五十岁时研究《周易》,之后加上注释形成了《易经》。周易的学习,使他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更加透彻。因此说懂得了天命。

六十而耳顺。这时的孔子对他的仁爱理论已经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听到什么当然就耳顺了。

七十面从心所欲不逾距。孔子活到73岁,69岁时周游列国回到鲁国,被尊为“国老”,哲学思想也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当然干什么都不会破坏规矩。

孔子总结的自己的人生规律,也是有志于终身学习的人一辈子的成长规律。

如不信,不论哪个年龄的人对照一下,都觉得很有道理。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4/2/1173966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