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概况
超化矿自1983年开始建设,并于1993年12月投入生产。设计铅垂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2004年核定的生产能力达到240万吨/年,当年实际生产量为228.3万吨/年。截至2004年底,矿井剩余的可采储量为3434.7万吨。
该矿井开采的是二叠系山西组的二1煤层,煤层厚度在0.39至37.79米之间,平均厚度约为7至10米,煤层倾角在7°至30°之间。煤质较软,坚固性系数约为0.7,煤层顶底板多由砂质泥岩构成,遇水易膨胀,因此属于典型的三软不稳定煤层。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最初设计的可利用地质储量为16262万吨,设计产量为90万吨/年,服务年限预计为75.48年。由于小窑破坏,到1990年底,划分为东西两段,划出储量4900万吨。1993年投产时,服务年限核定为50年。随着产量的提高,截至2002年底,11和12采区已报废,13采区仅剩两个综采面,矿井将全面转为下山开采。目前,剩余地质储量为8335.9万吨,可采储量为5667万吨,主要分布在21、22、23、31、32和15采区。由于下山部分勘探程度较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给未来开采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矿井共有四个井筒,其中主井和副井为立井,东风井和西风井为斜井。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综采(炮采)放顶煤开采方式,垮落法管理顶板。大巷标高为-100米,生产采区包括13、21、22和23采区。13采区为残采区,21、22和23采区均为下山采区。由于22081工作面在2004年12月30日发生突水事故,22采区目前被水淹没。
矿井排水采用中央泵房集中排水方式,中央泵房配备7台250D-60×6水泵,设计正常涌水量为1000立方米/小时,水仓容量为8100立方米。目前矿井实际正常涌水量约为700立方米/小时。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