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证券公司_风险导向型_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在证券公司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实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时。本文旨在探讨该模式相较于传统审计的变革,以及它在证券公司中的具体实践。
一、“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四大转变
1. 工作方式:该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更加主动和前瞻性,从传统的事后评价转向事前和事中的风险评估。通过系统管理和分析,审计人员能够识别和评估证券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从而确保审计资源被有效分配到对企业目标影响最大的项目上。
2. 审计范围:与传统审计相比,“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涉及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业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还扩展至管理流程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合规管理审计等多个领域。
3. 审计职能:内部审计的职能从单纯的“确认”向“确认”与“咨询”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检查和监督,还要提供预防性控制和指导性控制,以实现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4. 审计内容:关注点从单纯的“硬性控制”转向“硬性控制”与“软性控制”相结合。这意味着审计人员需要关注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风险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等无形因素,这些都是公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证券公司中“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实践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引入“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模式后,通过多年的实践,审计范围、工作方式和手段等都得到了显著拓展。内部审计在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发挥“确认”和“咨询”的职能,通过定期审计、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等方式,实现对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监控和评价。
此外,西部证券还通过建立多元化的稽核团队、加强风险控制政策制定、建立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等措施,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公司还设置了风险控制稽核员,作为稽核审计工作的有效延伸。
三、发挥“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作用的关键因素
1. 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其作用范围和职能会随着地位的提高而扩大。
2. 公司领导的支持程度:高层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效能。
3. 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和素质:需要由具有多样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组成,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
4. 沟通渠道的通畅和多样化: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总之,随着证券业务的创新与变化,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为证券公司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坚持“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有助于加强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促进公司的规范经营和稳健发展,为实现企业的中长期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