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应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与社会化纳税服务的协作
一、强化理论创新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纳税服务工作。就必须从理理论上解决认识观念,制度,模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从传统的“支帮促…‘减税让利”等单纯促产式服务中解放出来。不断实现税收服务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的创新,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服务的新途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传统理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先进和科学的税收理论来指导税收服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这种特点决定了税收工作一方面要为巩固基本经济制度服务。一方面要努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使上层建筑更好地作用于经济基础。坚持依法治税与以德治税的有机统一,坚持管理与服务的最佳融合,把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纳税人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增强社会诚信纳税的公德。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服务体系。一是要树立纳税服务是每一位税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要把纳税服务由职业道德建设向法定职责转变,由传统意识形态向行政管理行为转变。二是要树立纳税服务是税收征管重要基础的理念。优质的纳税服务有利于改善税收征管环境。引导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要通过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夯实税收征管工作基础。三是要树立以纳税人为本和公共服务理念。做到“急为纳税人所急,想为纳税人所想”。更多地考虑纳税人的权益,彰显纳税人的主体地位。营造服务纳税人,尊重纳税人的良好氛围。四是要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转变以税务机关为中心的观点。把单纯的执法向执法服务转变。五是要树立公正执法与服务并重,在严格执法中提供优质服务,以优质服务促进执法严格。
二、建立和完善服务机制
优化纳税服务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服务机制。及时了解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掌握纳税人的需求,持续改进纳税服务措施。建立税企沟通机制。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实现征纳良性互动。把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进行有机的融合。以“始于纳税人的需求,终于纳税人的满意”为指导思想。树立“百问不厌、百答不倦、百般真心、百般真情”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规模化的服务。加强实施“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一站式”服务。以及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伸服务。向纳税人宣传和解读各项税收政策。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建立矛盾疏导机制。及时化解征纳矛盾,讲究工作方法,以“热心、耐心、细心、关心、贴心、诚心”贯穿服务工作始终,让服务对象在“和风细雨”中享受其应有的权利。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国税、地税部门之间协作。联合办理税务登记,纳税评定,纳税检查等,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涉税负担。建立纳税服务责任制,将纳税服务的职责和要求融入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充分发挥和调动税务干部优化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更新服务方式
纳税服务工作大体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为税收服务,税务机关必须履行税收收入的职责。把组织收入作为税收工作的中心。全面完成税收任务,为经济财政的协调发展服务。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二是为调控服务,要不断深化税制改革,制定积极应对的税收政策。促进税收的不断增长,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功能。要真正建立起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平等处理问题。平等对话,无论是熟人还是生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要对其一律平等,简化办税手续。对要求纳税人报送的报表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重点解决纳税人重复报送涉税资料和发票领购重复审批的问题。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对纳税人报送的各类资料,采取“一次录入采集”、“一户式”存储,及时维护,多环节共享应用的办法。要简化普通发票的领购程序,税收管理员加强日常检查和事后审核。强化监督,做好纳税咨询工作,以最好的态度及时,准确地回答纳税人咨询的问题,把重点放在解答办税程序和税款计算上,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四是维权服务,在税收执法和税收处理过程中,必须以不损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根本原则。切实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四、完善管理模式
管理是永恒的主题,但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税收征管也是如此。在新的形势下税收管理也存在着很多局限和不足。一方面目前的税收管理全局性,系统性不是很强,另一方面税收管理比较偏重于对纳税人的管理。因此要完善管理模式。让税收管理从全局角度出发,按照系统化的总体思路,强化税收的全过程管理。涵盖税务部门的各个工作环节。提高税收工作水平。以纳税人为中心。既要提高管理质量,增加税收收入,又要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建立以计算机税收征管网络为依托,以优质高效的办税服务为重点,多元申报,集中征收,集约管理,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实现税收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在这样一种新型征管模式下,通过建立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改进服务手段
一是推进纳税服务的信息化,充分利用金税工程、CTAIs系统,办公自动化等手段。积极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税收管理,发挥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优势,使纳税人从繁杂的办税事务中解放出来,用信息化推进税收管理的现代化和税收服务社会化,使纳税人在现代税收管理中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税收服务。二是实施纳税服务人性化。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和思想纪律作风教育。把纳税人当顾客“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颗诚心办事”。及时对纳税人提供人性化服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改善纳税人满意度,三是促进纳税服务的高效化。要在纳税服务过程中不断增强成本和效率意识,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方式和手段,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税收管理体系。
六、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的根本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税务干部队伍。一是要增强服务意识,把税收职业道德教育经常化、细仔化。使广大税务干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弘扬职业道德,崇尚法治精神。二是增强规范意识,要切实加大对干部的培训教育力度。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办税,努力提高税务人员的服务工作水平。三是转变工作作风,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自觉遵守税务人员的各项廉政规定和服务制度,很刹“吃、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树立税务干部公正严明、文明高效的良好社会形象。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