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期刊介绍
安徽文学期刊是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期刊,主编是季宇,副主编包括倪和平和潘小平,执行主编田君,美术总监为杜仲,法律顾问由李萍和潘信成担任,法律服务由安徽华人律师事务所提供。该杂志的全称是《安徽文学》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为CN34-1169/I,国际标准号为ISSN1671-0703,邮发代号为26-177,发行范围覆盖全国各地邮局(所)。
在历史的长河中,《安徽文学》经历了起伏。起源于1972年,作为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的纪念,杂志经历了从《征文作品》到《安徽文艺》再到《安徽文学》的演变。在文革期间,它在艰难环境中创办,但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恢复并蓬勃发展,致力于推动作家深入群众和生活,发表了众多有影响力的作品,为安徽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综合性文学月刊,《安徽文学》国内外发行,最高发行量曾达到18万份,深受读者喜爱。它积极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鼓励学术交流,促进了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杂志设有多个栏目,如文艺理论、文学评论等,以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和艺术类为主,欢迎各界人士投稿,共同探索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文学》下半月刊(文教研究)也备受关注,同样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该刊影响力虽相对较小,但其专业性和深度仍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扩展资料
《安徽文学》为安徽省创办最早、历史最久的专业性文学杂志。其前身为1950年11月创刊的《皖北文艺》,隶属皖北文联,主编戴岳;1952年皖南、皖北两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后,于同年9月1日改为《安徽文艺》,主编仍为戴岳;1956年5月改名为《江淮文学》,主编戴岳,副主编石青;1958年刊物又改名为《安徽文学》,主编范源;1959年,主编由那沙担任;1960年,主编为郭城,副主编为严阵;1962年,由那沙再度担任主编;次年,增设副主编,由江流担任;1965年"四清"运动后,《安徽文学》停刊。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