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钢筋,你不知道的事!
本文将深入探讨措施钢筋,即在建筑施工中为确保工程质量而设置的非受力钢筋,包括柱子定位筋、梯子筋、梁垫铁、马凳筋等常见类型。措施钢筋在施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固定、支撑和保护,确保钢筋位置准确无误,防止工人操作不当导致的偏差。
措施钢筋的设置并非随意,而是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例如,柱子定位筋用于固定柱纵筋位置,确保保护层厚度;梯子筋和水平梯子筋则用于保持剪力墙垂直筋和水平分布钢筋之间的距离及保护层厚度;梁垫铁用于分隔梁上、下多排受力筋,确保每排纵筋之间的净距;马凳筋则用于支撑上层板钢筋,确保上层板钢筋位置准确。
在施工过程中,措施钢筋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措施钢筋的费用在工程造价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在费用分摊问题上往往产生争议。为解决此类争议,本文将分析措施钢筋的计取规则,提供一个初步的实践参考。
措施钢筋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设置要求。例如,柱子定位筋确保柱纵筋的分布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梯子筋和水平梯子筋保证钢筋网之间的距离、保护层厚度及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梁垫铁用于分隔多排梁受力筋,确保每排纵筋之间的净距;而马凳筋则支撑上层板钢筋,确保其位置准确。
在工程计量计价中,措施钢筋的费用计取原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将措施钢筋数量计入工程量,如《2008清单规范》及《2013清单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这些规范要求将措施钢筋数量计入工程量清单,若发包人未计入,则应作为工程量偏差并进行调整。第二种情况是将措施钢筋费用摊入综合单价,如《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规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措施钢筋的使用方案发生变化,综合单价应相应调整。
在处理措施钢筋费用裁判原则时,关键点在于区分措施钢筋与措施项目的概念。发包人不应以措施钢筋费用已包含在相关措施项目中为由拒绝支付。裁判时,如果发包人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措施钢筋未发生或发生数量错误,应支付相应的费用。案例表明,即使设计图纸中未明确标注措施钢筋,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措施钢筋设置要求也应予以考虑。
综上所述,措施钢筋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费用计取和裁判原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合理分析。为避免争议,发承包双方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确保记录完整,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了解和遵循当地定额规定对于准确计算措施钢筋费用至关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