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的用法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1、做代词。表有的;有的人;有的事。例:战国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止。”译:有的人走了百步就停下了。2、做副词。表有时。例: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译:有时使用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3、做副词。表又。例
1、做代词。
表有的;有的人;有的事。
例:战国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或百步而后止。”
译:有的人走了百步就停下了。
2、做副词。
表有时。
例: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译:有时使用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
3、做副词。
表又。
例:春秋佚名《诗经·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现场设立监酒官,又辅设个史官来监督。
4、做副词。
表或者;或许。
例:晚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冯婉贞》:“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译:象猿猴那样进攻,象鸷鸟那样攻击。也许能免除灾难吧?
5、做形容词。
表通“惑”,迷惑。
例:东汉班固《汉书·霍去病传》:“别从东道,或失道。”
译:(在大将军卫青同单于会战时,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军队)从东方的道路进军,因为迷了路,(没能如期同卫青同攻单于。)
扩展资料
1、或(huò),在现代汉语中时可不译,时可译作:有、某、有的(事物、时处、情况等)、有时、有人。
2、或,古音yù,通「域」。《新华字典》《辞海》等中,现代汉语中“或”非多音字。按《康熙字典》“域”和古字“或”皆为『越逼切』,属平水韵十三职部,入声,应与“一”同。
3、“或”作为逻辑词时表示有且不定。数学逻辑连词中的符号表示为: ∨
例: p或q ,记作 p∨q。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或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技校怎么报名学考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