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传播声音的是什么物质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不能传播声音的是真空。因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所以液态的水、固态的钢铁、以及空气都能传播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也曾经想过利用声无法在真空中传播的实

不能传播声音的是真空。

因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所以液态的水、固态的钢铁、以及空气都能传播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

也曾经想过利用声无法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来证明自己所提出的主张,但是因为当时制造真空状态的技术不够成熟,所以无法达成他的心愿。后来英国的物理学家波以耳发明了抽气机,将容器抽成真空,重做实验,而证实了托里切利所提出的观念。

公元1827年,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 ,声音能在水中传递,并同时测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是纵波,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在纵波中,介质分子的振动力向和波前进的方向平行。

影响声速的变因

声波在介质中传递的速度,称为声速(或音速)。声速往往因介质种类、状态等因素而影响其行进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速,因空气的温度、湿度、密度…等不同而不同。温度愈高,声速愈快。

湿度较大时,声速也较快。已知在 20°C,干燥、无风的空气中,声速约为 343米/秒,而在 0°C 时,则为331米/秒。若物体移动的速度,超过当时空气的传声速度时,称为超音速。

有关声速的测量,早在西元 1636年 港人 梅尔森 便已量出,在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 316 米/秒,其间虽经各国不断测试。

但正确求出在气体或固体中传声速度的方法,则是1868年德国人孔特发现设计的,此即为著名的“孔特实验”,至于现今一般惯用的声速 ( 0°C 的空气 ) 331米/秒,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修订沿用至今的。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3/2/116183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