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翻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戴震十岁时才学会普通言语,这可能源于他过人的聪明才智累积已久。他跟随老师研读时,过目不忘,每日背诵数千字,从不懈怠。当老师讲解《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后,戴震对孔子、曾子的言论及其传承提出质疑,询问朱熹为何能断定这些内容。他追问朱熹生活的时代与孔子、曾子

戴震十岁时才学会普通言语,这可能源于他过人的聪明才智累积已久。他跟随老师研读时,过目不忘,每日背诵数千字,从不懈怠。当老师讲解《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后,戴震对孔子、曾子的言论及其传承提出质疑,询问朱熹为何能断定这些内容。他追问朱熹生活的时代与孔子、曾子相隔多久,以此质疑朱熹的判断依据。面对戴震的深度追问,老师无以作答,只能称他为非比寻常的孩子。

戴震的求知过程展示了他早慧、好学、质疑和善思的特质。他的学习习惯包括:勤于阅读、过目不忘,每天坚持大量背诵,同时对老师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积极探究背后的逻辑和历史背景。这种勇于质疑的精神在我们的学习中同样重要,能帮助我们深化理解,发现知识的漏洞和盲点。

古人云:“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正是戴震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学习中遇到疑问是进步的阶梯,我们应该学习戴震的勇敢提问和独立思考。在面对知识时,不应盲目接受,而应敢于质疑,这样方能收获真正的智慧。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3/2/116027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