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或词性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之”的用法和解释:(1)用作代词,又分为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做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3〉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之”的用法和解释:

(1)用作代词,又分为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做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3〉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6〉用在表示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意思:

1〉到••••••去。

2〉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3〉指示代词。这、此。

4〉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作代词的: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至于古今异义,这是需要平时的积累的,多看一些课外的自己积累。

有古义缩小的:如“江”,“河”

有古义放大的:如“金”

有意义改变的:如“讽刺”

有古义为多字合义,今义双音节词语的:如“指示”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3/2/115978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