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机械能 内能 知识总结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二、功和能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3. 功的公式:W=Fs;单位:W→J;F→N;S→m。(1J=1Nm).4.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

二、功和能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J;F→N;S→m。(1J=1N·m).

4.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 。单位:P→瓦特(w);W→J; t→S。(1W=1J/S; 1Kw=1000w)

5.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 有用功: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记作W有用

用滑轮组提升时:W有用=Gh;

用滑轮组平拉物体时:W有用=FS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记作W总;W总=Fs

额外功:对人们无用又不得不做的功,记作W额外。

三者间的关系:W有用+W额外=W总

7.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小于总功,则机械效率总小于1。

8、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⑴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拉力F、钩码重G、钩码上升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⑵测量的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9、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10、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1、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1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1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J)

15、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

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若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会不断减少。

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5、物质世界从小到大的尺度:电子 → 原子核 → 原子 → 分子 → 生物体 → 地球 → 太阳系 → 银河系 → 宇宙

九年级 物理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1.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

3.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

4.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6.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 熔化 凝固 ℃

t t

(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

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7.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8.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9.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0.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空气流动快慢。

11.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汽”、雾、等)

12.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4、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5、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7、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

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8、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9、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

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0、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1、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2、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

二、热量与热机

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2.燃烧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J/kg。

3.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 是热量,单位是:J;q是燃烧值,单位是:J/kg;m 是质量,单位是:kg。

4.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5.比热容是物质的又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6.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7.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8.热量的计算:

①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9.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3/2/115564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