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是什么意思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公卿大夫的子弟,称国子。始见于《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 郑玄注曰:“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亦有载:“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 清代刘书年在《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中解释国子为“王太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
公卿大夫的子弟,称国子。始见于《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 郑玄注曰:“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亦有载:“朝夕习业,以教国子。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 清代刘书年在《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中解释国子为“王太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亦曰国子弟”。
国子,亦指国子学。《北史·儒林传论》记载:“ 明 元 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及迁都 洛邑 ,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隋书·韦艺传》中提到:“ 艺 字 世文 ,少受业国子。”《新唐书·百官志三》亦有描述:“国子监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清代袁枚在《随园随笔·国子监之讹》中指出:“ 汉 以前,统名太学…… 晋 咸宁 间,始专名国子, 隋 又改学为监。”
综上所述,国子一词主要指的是公卿大夫的子弟,以及古代教育机构的名称,即国子学。从周代至唐代,国子学的名称与设置有所变化,但其作为教育机构和培养官员子弟的功能始终未变。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什么叫重点线
下一篇:综合高中普通批和提前批的区别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