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少年治肝,老年养脾”,助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走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年纪,若你还不甘,身体才是你做事的资本。
中医讲究诀窍:“少年治肝,老年养脾”,人到中年时期,身体器官功能活力逐渐减弱,自身冒出很多症状,例如睡眠越来越差、脾气时好时坏、头发发白、皮肤开始松弛无力、实力也开始下降。而在这其中,因“脾”导致的症状最明显直接。
“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黏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加之有些中老年人,年轻时过于劳累,或饮食上末注意或不知道怎样调节,导致日久损伤脾胃,加重脾胃的虚弱。因此中老年常见患脾胃虚弱。
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脾在五行中属脾土系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脾胃的 养生 作用。《黄帝内经》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
脾脏本身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和淋巴细胞等,发挥免疫作用。当血液中出现病菌等微生物或其他抗原时,脾脏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就会将其破坏掉,因此脾是人体重要的器官
现在很多人缺乏运动,肠胃蠕动差,吃进去的东西难以消化,就像你已经知道你的自行车链条已经生锈,但你还是继续把它放在那里,而不是去保养它,久而久之,你的脾就会坏掉。
日常生活中6种因素会导致脾虚
一是吵架、思忧过度;二是长期只吃素或吃太多肉食,导致脾胃生机不振;三是常吃剩菜剩饭、生冷瓜果,引起胃肠的蠕动和分泌发生紊乱;四是过量食用辣椒、生葱、大蒜、喝酒等辛辣刺激性饮食,使脾胃失和;五是冬天风寒之邪内侵脏腑,伤及脾胃正气;六是服用滋补品不当,导致饮食失节、营养过剩,脾胃负担过重。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食疗同时也是最适合脾胃的方法,推荐几个健脾的食材。
1、糯米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2、红薯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3、粳米
性平,味甘,有补脾益气之功。
4、薏仁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5、教你一个食疗配方:将茯苓、薏苡仁、山楂、桃仁、桑叶、荷叶、黄精、蜂蜜、决明子等健脾祛湿原料(茯仁末),煎至,早晚来一杯,养脾护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