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什么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1、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2、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1、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

2、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预设

又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它是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

二、逻辑学中预设

1、20世纪60年代,预设进入语言学领域,并成为逻辑语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狭义上研究预设,认为一个句子一经形成,预设就己寓于句义之中,即语义预设,这是完全抛弃了语境的概念。

2、语义预设概念是由斯特劳森提出的。从广义上研究预设,是将预设看成是交际双方预先设定的先知信息,即语用预设。

3、语用预设是以句子意义和结构为基础,结合语境推导出来的。语用预设概念是斯塔奈克提出来的。不过由于预设的特殊复杂性,直到仍然没有建立起一种完备的预设理论。

三、作用

1、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性、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牲,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2、老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一的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3/2/115159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