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的重要考点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注释】  (1)先帝:指刘备。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  创:开创。 业:事业。未半:此指没完成帝业。(未:没有)  (2)中道:犹言半路。  崩殂(c):死。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现在。  益州疲敝:指蜀汉力量衰微,处境艰难。益州,今四川省一带

【注释】  (1)先帝:指刘备。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

  创:开创。 业:事业。未半:此指没完成帝业。(未:没有)

  (2)中道:犹言半路。

  崩殂(cú):死。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现在。

  益州疲敝:指蜀汉力量衰微,处境艰难。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政权。

  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

  (4)此:这。诚:的确。

  之:的。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5)然:然而。

  侍卫之臣:宫廷里守卫的臣子.侍,侍奉。卫,护卫。

  懈:松懈。

  于:在。

  内:首都。

  (6)忘身:不顾自身危难。

  (7)盖:连词,表推断原因。(可以翻译为,大概。)

  追:追念

  殊遇:优异的待遇。殊,不一般,特异。追,追念。

  (8)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与下文“塞”相对。

  (9)光:发扬光大。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恢,大。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妄,过分。菲薄,微薄,轻视有志之士,有抱负的文臣武将。气,志气。之,的

  (12)引喻失义:讲话不当。引喻,称引、比喻。喻:譬如. 失义,失当,违背大义。以,以至。塞,阻塞。谏,劝谏。路,言路。

  (13)宫:指皇宫。府:指朝廷(老版书、易中天品三国中解释为“相府”)。

  (14)陟(zhì):提升。

  罚:惩罚。

  臧(zāng):表扬。否(pǐ):批评。臧否(pǐ):善恶。这里作为动词,意:评论人物好坏。

  陟罚臧否:升降官职,评论人物好坏。

  (15)异同:偏义词,偏义于异。

  (16)作奸犯科:做奸坏的事情,违反法纪法规。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令。及,以及。为,做。

  (17)宣付有司论其刑赏:应交给主管官吏,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有司,官吏,此指主管刑赏的官吏。论,判定。

  (18)昭:显示。

  平:公平,

  明:严明。

  理:治。

  (19)偏私:偏袒,有私心。

  (20)内外:指朝廷内外。

  异法:刑赏之法不同。这几句话,据《三国志�6�1蜀志�6�1董允传》可能是指刘禅偏袒宦官黄皓讲的。

  (21)侍中、侍郎:官名,皇帝的亲臣。

  郭攸之:南阳人,当时任刘禅的侍中。

  费祎(yī):字文伟,江夏人,刘备时任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后,任费门侍郎,后升为侍中。

  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刘备时为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升任黄门侍郎,诸葛亮出师时又提升为侍中。

  (22)志:志向,

  虑:思想。

  忠纯:忠诚无二。

  (23)简:挑选。

  拔:提升。

  遗(wèi):给予。

  (24)悉:全部

  。咨(zī)之:征求郭攸之等人的意见。

  咨,询问,征求意见。

  之,指郭攸之等人。

  (25)裨(bì):补。阙:通“缺” 缺点,疏漏。.

  (26)广益:增益。

  (27)向宠:三国襄阳宜城人,刘备时任牙门将,刘禅继位,被封为都亭侯,后任中部督。

  (28)性行淑均:性格品德善良平正。淑,善良。均,公正。

  (29)晓畅:明达,通晓。

  (30)试用于昔日:据《三国志�6�1蜀志�6�1向朗传》记载,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在秭归一带被东吴军队击败,而向宠的部队损失却甚少,“试用于昔日”指当此。

  (31)督:指中部督。

  (32)营:军营、军队。

  (33)行(háng)阵:指部队。陈,“阵”的古字。

  (34)优劣得所:能力好坏各得其所,即用人得当。

  (35)先汉:前汉,即西汉。所以: ......的原因

  (36)后汉:东汉。倾颓:倾覆,灭亡,衰败。

  (37)桓、灵:指桓帝刘志、灵帝刘宏。这两个东汉末年的皇帝政治腐败,使刘汉王朝倾覆。

  痛恨:伤心遗憾

  (38)侍中: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尚书:这里指陈震,南阳人,公元二二五年(建兴3年)任尚书,后升为尚书令

  。长史:这里指张裔,成都人,刘备时曾任巴湘乡人,当时任参军。诸葛亮出驻汉中,留下蒋琬、张裔统管丞相府事,后又暗中上奏给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39)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

  (40)隆:兴盛。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41)布衣:平民。

  (42)躬:亲自,

  耕:耕种。

  南阳:指隆中,在湖北省襄阳城西。当时隆中属南阳郡管辖。

  (43)闻达:名声远扬。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44)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见识浅陋。卑,身份低下。鄙,见识短浅。

  (45)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枉屈:枉驾屈就。诸葛亮认为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对刘备来说是屈辱,自己不该受到刘备亲自登门拜请的待遇。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

  (4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即指此事。 顾,看,拜见。

  (47)感激:感动奋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苏教) 许:答应,许诺。 驱驰:指奔走效力。

  (48)后值倾覆:以后遇到危难。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退至夏口,派诸葛亮去联结孙权,共同抵抗曹操。本句,连同下句即指此事。

  (49)尔来:从那时以来。即从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出师北伐以来。

  (50)大事:指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大事。

  (51)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效:实现

  (52)五月渡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云南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者发动叛乱,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师南征,五月渡泸水,秋天平定了这次叛乱,下句“南方已定”即指此。泸,泸水,即金沙江。

  (53)不毛: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毛,(长)苗。

  (54)奖率:激励率领。三军:古代诸侯国的军队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即全军。

  (55)庶:希望。竭:尽。驽(nú)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驽(nú),劣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56)攘(rǎng)除:排除,铲除。奸凶:此指曹魏政权。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57)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58)斟酌:商讨,考虑。 损益:增减,兴办

  (59)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交给。效,的任务。

  (60)不效则治臣之罪: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效,完成。

  (61)慢:怠慢,疏忽。

  (62)彰:表明,显扬。 咎:过失。

  (63)咨诹(zōu)善道:征求好的建议。诹(zōu),征询。

  (64)察纳:考察采纳。

  (65)雅言:正确意见。

  (66)深追;深切地追念。

  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刘备临死时曾对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67)临表涕零:面对着《表》落泪。涕零,落泪。

  (68)先帝遗诏:刘备给后主的遗诏,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赋于人。”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3/2/115004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