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处理方法如下:
1、趁热加工法。
“趁热加工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应抓住时机,马上给予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趁热加工法”,往往能使偶发事件及时得到解决,并给学生以强烈的思想震动和深刻印象,对日后偶发事件的产生起了震慑作用。但是,这一方法往往会占用一部分教学时间,甚至被迫变更原有的教学计划,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2、暂时悬挂法。
就是对教室里发生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态度,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了争执对立,或是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发生了较严重的违纪事件。
因为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教师则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3、巧用幽默法。
在教学过程中,总有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让教师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教师为了继续教学过程,简单强制性地对其进行压制,那样只会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激化矛盾。
同时,还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这时,巧用幽默来处理偶发事件,发挥幽默的独特魅力,不仅可以让教师从容地摆脱尴尬,而且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4、因势利导法。
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或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
5、爱心感化法。
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差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原谅。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