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四个徒弟的追求是否一致从中可以得出儒家什么样的政治理想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1、孔子的志向: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学生不倚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 他和颜悦色地对学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的所纪比你们稍长一点就不敢说话,你们大可不必紧张,也无须顾忌,随

1、孔子的志向: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学生不倚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 他和颜悦色地对学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的所纪比你们稍长一点就不敢说话,你们大可不必紧张,也无须顾忌,随心所欲,大胆直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想怎样说就怎样说。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学习惯,那就是平等、民主,朋友式的对话闲聊,不存在年龄、辈份长幼之别的顾虑,学生当然愿意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里畅所欲言。

2、孔子学生的志向:

孔子对他们两个的期待都非常高,所以当学生们散开的时候只有颜回家和子路在孔子身边。

子路性格外向,心地善良。而颜回稳重,都是孔子赞赏的一种品格,子路说的是对人仁义,和人分享,正好印证了孔子说的仁义。

颜回说的是“不为自己表功”则是儒家学说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代表的都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的精髓,所以孔子很高兴所以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扩展资料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3/2/1150006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