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许多人都提议要把《出师表》从中学课本去除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陕西一位教授提出,诸葛亮的《出师表》在宣扬一种“愚忠”,并上书教育部,要求将其撤出中学教材,由此引来网上争议骂声一片。河南专家坚决反对,认为《出师表》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因为它的文学价值,是教中学生如何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形象拔高,是民间向

陕西一位教授提出,诸葛亮的《出师表》在宣扬一种“愚忠”,并上书教育部,要求将其撤出中学教材,由此引来网上争议骂声一片。河南专家坚决反对,认为《出师表》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因为它的文学价值,是教中学生如何理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形象拔高,是民间向往美好的结果,提出上述观点纯属炒作。

“感恩值得推崇,但不能愚忠,忠要讲原则,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但不能牺牲民族大义。”胡觉照说,诸葛亮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为了报答刘备刘禅,不惜损害人民的利益,发动战争,造成国家长期分裂,民不聊生。因此,诸葛亮的愚忠是一种思想糟粕。

《出师表》之所以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看重的是它的文学价值。诸葛亮的形象拔高,是民间向往美好的结果,是一种属于文化范畴的无害现象,并不会与历史混淆。“这种观点是把初中课本的取舍刻意地与政治挂钩,低估了民智,纯属炒作

首先,《出师表》这篇文章,不只是因为诸葛亮的个人魅力。而是其文章的整体价值。写出了诸葛亮北伐前对当时整个蜀汉经济政治的剖析,其“忠”是国,一颗心,全在国上。这就像今天《战狼二》为何火爆,其立意是国家,

其次,《出师表》整篇文章,情真意切,朗朗上口,真正读懂的人,根本不需要特意去背,便是能诵读出来。从其篇幅来说,已经足够“言简意赅”了。说篇幅长,其主要是因为古文基础比较差,没真正读懂。

再次,一篇真正优秀的文章或者诗歌,其价值不是体现在那几句话里,那几句所谓的名言里,勾画名言,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立意。而不是为了告诉你说这篇文章就这几句话重要,其它的都没用了。《出师表》如果只剩下名言,它也就不可能名垂千古了。最后,从题目描述来看,题主压根没弄懂这篇文章,或者没弄懂读一篇文章应该怎么读。至于说应不应该,或许出教材的专家有他的考较,但绝对不会因为题主这些根本没入行的描述,导致了《出师表》的退出的。如何断定一篇古文的价值,我倒是不敢妄言。但首先一点,你得读懂了,才有评判的资格,才能说其思想、其文采、其架构,是否应该入教材,是否正确等等。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3/2/114726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