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蝴蝶的知识简介
蝴蝶是鳞翅目锤角亚目的一种,通称蝴蝶,亦作“胡蝶”。在动物学上,蝴蝶被视为蝶类的一种。它们的特征包括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休息时翅竖立于背上。蝶类的触角呈棒状,端部各节粗大,形成棒锤状。它们的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覆盖,腹部瘦长。蝶类在白天活动,属于鳞翅目158科中的18科。蝴蝶成虫以花粉、花蜜为食,有的幼虫则为植食性,可能危害林木与庄稼。此外,有的幼虫以蚜虫为食,被视为益虫。蝴蝶的翅色丰富多彩,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昆虫。
全球已记录的蝴蝶种类超过17000种,中国有约1300种。蝴蝶数量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最多,其次是东南亚。最美丽、最具观赏价值的蝴蝶多产自南美巴西、秘鲁等国。受国际保护的种类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不同地区和海拔高度的湿度和植物群落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也孕育了众多不同的蝴蝶种群。例如,中国云南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种类繁多而闻名。蝴蝶通常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与蛾类的主要区别,后者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仅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显眼,吸引人们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已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活动,与“观鸟”并行。然而,也有许多蝴蝶种类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根据蝴蝶的特征和进化程度,全球蝴蝶可分为4总科、17科。其中包括:
- 凤蝶总科Papilionoidea
- 蛱蝶总科Nymphaloidea
凤蝶科 Papilionidae 和珍蝶科 Acraeidae 属于凤蝶总科,绢蝶科 Parnassiidae 和环蝶科 Amathusiidae 也属于该总科。粉蝶科 Pieridae 和斑蝶科 Danaidae 属于蛱蝶总科。
灰蝶总科Lycaenidea 包含灰蝶科 Lycaenidae 和绡蝶科 Ithomiidae,蚬蝶科 Riodinidae 和喙蝶科 Libytheidae 属于这个总科。弄蝶总科Hesperoidea 包括闪蝶科 Morphidae、缰弄蝶科 Euschemonidae 和蛱蝶科 Nymphalidae。弄蝶科 Hesperiidae 和眼蝶科 Satyrldae 也属于这个总科。大弄蝶科 Megathymidae 是弄蝶总科的一部分。
上述分类中,中国没有分布的是凤蝶科、闪蝶科、绡蝶、袖蝶和缰弄蝶五科。凤蝶科和闪蝶科是最有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蝴蝶,其次是蛱蝶科、粉蝶科、绢蝶科、斑蝶科、环蝶科等。
根据生态环境,蝴蝶还可分为森林蝶类、沼泽蝶类、森林草原蝶类、农业植物蝶类。中国蝴蝶种类繁多,特别是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科包括:
- 凤蝶科:大型蝶类,色彩艳丽,后翅一般有尾带,更增美感。多产于热带至亚热带地区,食芸香科、伞形科植物。有时成群,如黄凤蝶、玉带凤蝶等。
- 粉蝶科:中等体型,一般为白、黄、橙等色。白粉蝶和Pieris napi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树粉蝶为害果树。
- 蛱蝶科:已知超过5000种,是蝶类中种类最多的一科。前足退化,无爪,翅叠于背上。易于识别。稻答宏眼蝶幼虫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纹,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 灰蝶科:小型蝶类。翅色有蓝、绿、青铜等色,带金属光泽。幼虫大多植食性,少数能捕食蚧或蚜。
- 绢蝶科:本科昆虫翅薄半透明,无尾,一般白色或带有花纹,极为优美,为山栖性,多在寒冷地区。
- 环蝶科:大型或中型的种类,翅展最小在50毫米以上,最大达到200毫米。触角短细,端部膨大不显著。须侧扁眼有毛。前足退化。色暗多呈黄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数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点。
闪蝶科:大型华丽的蝶种,翅膀宽大,翅展75——200毫米。触角细而短,腹部很短,翅膀多兰色,有金属光泽,也有黄褐色或灰白色,有条纹及成列的眼斑,眼睛裸出,无毛。后翅中室开式,雄种前足符节有长毛,白天活动飞翔敏捷,该科全世界有记载的约80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少数分布于墨西哥及北美洲南部。本科以其大形及闪光的色彩,为收藏家所喜爱,视为精品。图画中出现的兰色蝴蝶多以此科为原形,比较常见的是闪蝶属的塞浦路斯闪蝶,大蓝闪蝶,梦幻闪蝶,国王闪蝶。最具梦幻色彩的要数太阳闪蝶了。
斑蝶科:中型或大型的种类,体多黑色,头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点,翅膀多色彩艳丽有群栖习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