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笔记
茎
种子萌发后,茎和叶从上胚轴和胚芽生长产生,形成植株的地上系统。茎是植物的重要结构之一,支持植株、疏导养分、进行繁殖和光合作用。茎由主茎和枝共同组成,形态多样,多数实心,少数空心,具有节与节间,节上长叶,茎顶或叶腋有芽。枝条长短不一,长枝通常是营养枝,短枝则为花枝或果枝。在木本植物中,叶片脱落后留下的疤痕称为叶痕,叶痕上的点状突起是维管束断离后的痕迹,称为维管束迹。枝条外表可见皮孔,是气体交换的通道。皮孔上有时有皮孔斑,这是枝条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芽分为定芽和不定芽,顶芽和腋芽是常见的定芽类型。按照芽在枝上的发生位置,分为正常芽、不定芽、叶芽、花芽和混合芽。活动芽和休眠芽是按芽的生理活动状态分类的。植物的分枝源于芽的活动,分为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和分蘖四种类型。
茎的解剖结构包括茎尖、伸长区和成熟区。茎尖由分生区和成熟区组成,分生区进一步分为原套、原体和中央母细胞群等结构。伸长区细胞学特征与根相似,通常包含几个节和节间。成熟区细胞分裂与伸长停止,各种成熟组织分化完成,具备幼茎的初生结构。
双子叶植物的茎节间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柱和髓射线等部分。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髓射线具有横向运输和储藏作用。大多数双子叶植物会出现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进行次生增粗生长。维管形成层活动时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共同构成次生维管组织,成为纵向输导组织。同时也会形成韧皮射线和木射线,成为横向输导组织。木材是次生木质部的总称,年轮表示在季节性明显的区域,木本植物的维管形成层在一年中只活动一次形成的次生木质部。早材质地疏松,晚材质地坚硬。靠近形成层部分的木材是近几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木质疏松,颜色浅,称为边材。靠近茎中央的形成层较久的次生木质部,颜色较深,木质致密,称为心材。
裸子植物如松柏类的初生结构与双子叶植物相似,但维管组织中的韧皮部没有筛管和伴胞,只有自由筛胞和韧皮纤维。木质部中没有导管、纤维,只有管胞和木薄壁组织。松柏类裸子植物次生结构均匀,木材的横切面上有辐射排列的单层细胞的木射线。百岁兰等高级的裸子植物中的木质部中出现了导管,韧皮部出现了筛管。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