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代的句子
1. 代修辞手法,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比如
2. 侧重说明“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与“厚障壁”之间有“深、厚,隔开两事物,使两事物产生界限”的相似性,是借喻。
3.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4. 杏林借代中医;杏坛借代教育
5. 借代修辞手法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6. 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7. 看,那边来了个红领巾,(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8.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贺铸《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9. 侧重说明“现洋钱”与“袁世凯”的相关性(“袁世凯”是“洋钱”的标识)
10. 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1. 借贷是语文学习当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是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
12. 借代的方法主要有: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工具代本体;专名代泛称。
13. 校园里,一群红领巾在做游戏!这句话中红领巾代指小学生。
14.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衬托(反衬、陪衬),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反复,反问,反语,借代,设问,排比,夸张,双关,重言,重叠等。反语是修辞手法。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来的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15. 有些人无需说忘记,稍不留神什么也记不起了;有些人即使想忘记,犹如生根发芽在脑海里,抹也抹不去。
16. 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更形象具体。
17.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18. 对偶。
19.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 是借代的修辞 意思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20. 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伟业《圆圆曲》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