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日》教学反思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2
让孩子们初读课文后提出问题,他们问:“妈妈为什么从不过生日?”"妈妈是否真的忘记了她的生日?"以及"小云为什么要把她的生日借给妈妈?"孩子们的回答是:"妈妈认为生日不需要庆祝。" "妈妈很少过生日。" "妈妈不喜欢生日礼物,因为大人不需要礼物。"我听后心感悲哀,发现很
让孩子们初读课文后提出问题,他们问:“妈妈为什么从不过生日?”"妈妈是否真的忘记了她的生日?"以及"小云为什么要把她的生日借给妈妈?"孩子们的回答是:"妈妈认为生日不需要庆祝。" "妈妈很少过生日。" "妈妈不喜欢生日礼物,因为大人不需要礼物。"
我听后心感悲哀,发现很少有孩子记得妈妈的生日。他们只知道两位,不知对错。现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习惯接受家人关怀,爱心渐被淹没。
我意识到必须唤醒孩子们的爱心。于是引导他们思考小云为何要将生日借给妈妈。答案完美:"小云爱妈妈。" "小云关心妈妈。" "小云尊敬大人。"可见孩子们内心仍懂得对大人要有爱心。我提问:"妈妈是否真的忘记了她的生日?"以理解妈妈在家的辛劳和节俭,不花生日的钱。接着问:"你打算如何回报妈妈的爱?"孩子们提出:"我想将生日借给妈妈,让妈妈许愿。" "我要将最大的生日蛋糕给妈妈吃。" "我要在过生日时,把生日借给妈妈,将生日礼物送给妈妈。" "我要回家问妈妈的生日,让妈妈过生日。"我进一步提问:"除了生日时关心妈妈,还可以怎么做?"孩子们纷纷举手:"我要帮妈妈洗衣服。" "我要帮妈妈洗碗。" "我要学会扫地。"
我笑了,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没有生活就没有语文。这堂课以质疑为起点,连接生活与教材,孩子们的情感得到激发,理解课文的同时,也培养了对长辈的爱心。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为什么感官动词不能用于进行时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