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是难溶于水还是不易溶于水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2
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氧气,化学式O2,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它无色无味,在标准条件下,熔点为-218.4℃,沸点为-183℃。在地球大气中,氧气约占21%。液氧呈现天蓝色,而固氧则是蓝色晶体。在常温下,氧气不很活泼,与多数物质反应缓慢。然而,在高温下,它变得非常活跃,

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氧气,化学式O2,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它无色无味,在标准条件下,熔点为-218.4℃,沸点为-183℃。在地球大气中,氧气约占21%。液氧呈现天蓝色,而固氧则是蓝色晶体。在常温下,氧气不很活泼,与多数物质反应缓慢。然而,在高温下,它变得非常活跃,能够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其较高的电负性有关。

1、在地球大气的形成初期,并不包含氧气。原始大气主要由甲烷、氨等还原性气体构成。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归功于两种作用:非生物过程的水的光解和生物过程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大气层的影响深远,它不仅促进了从还原性环境向氧化性环境的转变,还有助于将水光解产生的氢气重新氧化为水,防止其逃逸到外层空间,从而保持了地球上水的储备。此外,光合作用也加速了大气中氧气的积累,这一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地球上生物的代谢途径和体型。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在石炭纪时期曾达到35%,这一增加促进了依赖氧气的生物,如昆虫,的体型增大,如曾存在过翼展达2.5英尺的巨型蜻蜓。

2、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首次发现,动物如果呼吸纯氧会出现中毒现象,人类也不例外。人类在超过0.05MPa(半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所有细胞都会受到毒害。如果吸入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进而损害其他器官。在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只能存活约24小时,否则可能出现肺炎,最终导致死亡。在2个大气压的高压纯氧环境中,人的存活时间不超过1到2小时,超过这一时间可能会出现脑中毒,生命体征紊乱,精神错乱,记忆丧失等问题。如果压力达到3个大气压或更高,人可能在数分钟内因脑细胞变性和坏死,抽搐昏迷而死亡。

来源:百度百科 _氧气(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2/2/112633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