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成名誉权侵权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2
一、侵权主体存在过错侵权行为人需有主观过错,包括故意与过失。故意容易认定,如新闻报道故意损害他人名誉。若报道失实仅因调查或审查不严,主观过错如何判断?新闻媒体需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舆论监督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鼓励媒体有效履行监督职责。二、行

一、侵权主体存在过错

侵权行为人需有主观过错,包括故意与过失。故意容易认定,如新闻报道故意损害他人名誉。若报道失实仅因调查或审查不严,主观过错如何判断?新闻媒体需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报道权。舆论监督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鼓励媒体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二、行为违法性

“法”限于法律与行政法规,违反部门规章等非法定文件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救济途径为向行政主管机关申诉。违法与损害后果间的直接因果联系,确保侵权行为直接导致损害,避免滥用权利,符合名誉权保护初衷。

三、损害后果

名誉权损害后果隐蔽,举证困难。如个人名誉受损,社会对其评价降低;法人商誉下降,合同终止。我国未明确损害后果形式,法官自由裁量。损害后果及其严重性衡量标准缺失,完善名誉权保护制度需解决此问题。

四、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间应有直接因果联系。违法行为导致损害,间接损害不应纳入因果关系,避免权利滥用。名誉权保护制度旨在保护权利不受不当侵害,确保正当行使权利。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2/2/1120273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