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顾左右而言他》原创教学设计带反思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理清逻辑关系,掌握委婉机智而又循循善诱的交流技巧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逻辑关系,掌握委婉机智而又循循善诱的交流技巧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雄辩的孟子,与孟子有关的成语。
2、“顾左右而言其他”字面意思为何?
二、 理清主干
1、这篇文章记录了哪两个人物的对话?他们的身份各是什么?
2、自读课文,就有疑问的`字句提出问题并解决。
3、孟子与齐宣王谈话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孟子选择宣讲、谈话、还是问答?
4、问答从哪三个问题展开?齐宣王分别是如何应答的?
三、 理解谈话艺术
1、讨论:孟子的问题妙在哪些方面?
a、问题中哪些是虚?哪些是实?
b、问虚的目的是什么?
c、 问题的顺序有什么妙处?
d、问的形式为何选用特殊疑问句?
2、齐宣王没有回答孟子,孟子的目的达到了吗?是不是应该追问呢?
3、归纳孟子谈话艺术中值得借鉴之处。
4、模仿本段设计一段人物对话,要求具有层层推进,引人上钩的效果。
四、 把握人物思考背景
1、通过这样一则简短的材料,你能从中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吗?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你如何评价齐宣王这个人物?当时的时代背景怎样的?
3、根据时代和人物特点,结合对人物心理的合理想象,扩写这个故事。
《王顾左右而言他》教学反思
教案的设计本来是直接提问孟子的提问有什么巧妙之处,比较中规中矩。
上课的时候,一个同学提问“齐宣王为什么不杀孟子?”。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于是就以“齐宣王为什么不杀孟子”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可以把孟子谈话的智慧、齐宣王闪避的得体大度,以及战国时代君主普遍尊重知识分子的背景都贯穿起来,课堂一下子活了。
实在是非常得以的一次课堂生成的灵活运用。
得了长宁区“希望杯”教学评比三等奖,虽然马马虎虎,也权且纪念一下吧。
另:最近没课的时间就泡在学校教师书屋里读4月15日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该期主题是“茶道”。主要介绍了日本茶道和台湾茶道。很值得玩味。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