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应该怎么划命题点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2
一、命题走向按照以往,它可以包括五个层次,约为 14 分:一是教材核心刚性知识,如宪法、政协、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关人大等较为系统的国情常识;二是课标定性(向)不定量、教材案例无法入题或教材不予支持的内容,如崇尚科学、文化常识、国际视野等;三是按课标要求的社会

一、命题走向

按照以往,它可以包括五个层次,约为 14 分:

一是教材核心刚性知识,如宪法、政协、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关人大等较为系统的国情常识;

二是课标定性(向)不定量、教材案例无法入题或教材不予支持的内容,如崇尚科学、文化常识、国际视野等;

三是按课标要求的社会实践等,如亲社会行为(社会化);

四是跨学科整合,有些与上述交叉(文化常识历史等);

五是即时性内容,如实践创新及诸如判断推理等独立思考的考查,就不能提前复习。

二、命题原则

今年中考命题原则上能把教材知识理解即可,除个别地方外,不主张做补充。

(1)民主、创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知识点内容宏观把握即可,不要求深化。

此外,法律知识继续是考查的重点内容,需要重点复习,《道德与法治》八下“宪法专册”,也要作为复习重点。

(2)关于教参:从中考角度说,仅做参考;过于理论化的希望能通俗提炼,比如“法律与道德”“法律的六大作用”等。

(3)关于教材小字部分:只要是重要的刚性的知识,同样中考要涉及。大字内容常常是宏观阐述或者较为抽象的意义等,知识点反而多出现在小字部分,尤其“相关链接”等。同时,教材的官方解读并没有说到小字部分的地位,应该说只是编排体例的分工与需要。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2/2/1112946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