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拟物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2
拟物就是借物喻人的一种修辞手法。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

拟物就是借物喻人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扩展资料

常见的修辞手法:

1、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

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3、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

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2/2/110939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