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赋为诗发展历程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2
在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中,赋占据着核心地位。最初的赋,其本义是直接陈述和描写,如《伐檀》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以及《关睢》中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都是直接叙述的例子。这种手法被鲁迅赞誉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的白描,直接而简朴。随着时

在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中,赋占据着核心地位。最初的赋,其本义是直接陈述和描写,如《伐檀》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以及《关睢》中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都是直接叙述的例子。这种手法被鲁迅赞誉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的白描,直接而简朴。

随着时间的推移,赋的含义扩展,不仅作为文体存在,还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被广泛应用。如《项氏家说》中提到,自唐以后,诗人们如李白、杜甫等多以赋体创作诗歌,这便是文体之赋。学者钱东甫指出韩愈的诗歌中融入了“赋”的手法,通过“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表达其对生活的见解,这里的“以赋为诗”指的是艺术手法的赋。

随着赋的广泛应用,其含义逐渐丰富,如晋代挚虞和梁刘勰都强调赋的“铺陈”特性,即通过详细的描述和排列来表达情感和主题。清代刘熙载则认为赋起源于情感纷繁,诗难以表达,因此借助赋进行铺陈。这种“铺陈”实质上包含了叙述和罗列两种描写手法,用以展现时空的广阔和事物的多样。

因此,对赋的要义可以概括为对事物的铺排和罗列。而“以赋为诗”则指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将铺排和罗列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诗歌风格和表达手法。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2/2/1106656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