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里路是多少米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2
古代一里路大约是415米左右。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清光绪年间再

古代一里路大约是415米左右。

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一公里就是1000米,一市里和一华里意思是一样的,都指500米。

1929年民国推行计量改革以来,一里特指一市里,旧称一华里。常用于计量路程、地理距离。如:里程碑(设于路边计算里数的标志)。里作为计量单位,源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废除之后,由面积单位演化为长度单位。

一里的古制换算

井田制一里为九百亩。古人借面积单位作长度单位,随着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一里的含义,逐渐由长宽各三百步的面积单位,变成距离三百步的长度单位。隋唐改一里为三百六十步,后沿用至明清未变。

相对于表面数据,历代度量衡的实际值,存在不同程度变化。秦汉以六尺为步,一尺长约23厘米。隋唐以五尺为步,一尺长约30厘米。相比起来,人类步幅几乎不变。一步(一左一右)基本是1.4至1.5米。

虽然秦汉一尺标准取值为23.1厘米,但考古实测结果基本为23至23.7厘米,汉末三国一尺约23.8至24.2厘米,南北朝时期度量衡比较混乱,至隋文帝统一度量衡,一尺约29.5厘米。而根据收集到的唐尺实测,尺度基本在29至31厘米之间。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2/2/1095989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